保肝和损肝的中药
北京专业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我不太喜欢用类似本文题目这样的表述去说事,因为我们如果讲中药,就应该用中医的理论去讲,但“保肝”、“损肝”却是西医的说法,这里的“肝”也是指现代解剖学的肝,也就是平时我们体检肝功能的“肝”,“保肝”就是指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有益作用,“损肝”就是对肝脏功能的损害作用。 肝是人体的化工厂,担负着人体生命活动多种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等代谢,担负着绝大多数进入或误入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代谢,也担负着绝大多数药物的代谢任务。当病毒、细菌、有毒物质、有害物质损害肝脏导致肝脏功能异常时,要运用药物促进有毒有害物质的清除、帮助肝脏功能恢复、保护肝脏免受攻击等等,西医把这些药物、方法、手段笼笼统统地称为“保肝”。例如,有保护肝组织膜结构(细胞膜、线粒体膜、高尔基体膜等)的多酰磷脂酰胆碱(常用商品名“易善复”)、帮助肝脏解毒的谷胱甘肽(常用商品名“阿拓莫兰”),以及众多中成药,如“护肝片”(用中药配方做成片剂,用西医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研究,认为有保肝作用)、茵栀黄注射液、苦黄注射液、肝苏颗粒、六味五灵片、云芝肝泰冲剂、小柴胡冲剂、板蓝根颗粒、双虎清肝颗粒等等。 中药是很奥妙的,例如,中药栀子是很常用的,能清热泻火解毒,自从《伤寒论》创用茵陈蒿汤(方中有茵陈、大黄、栀子)治疗湿热黄疸以来,一直是中医临床治疗各种湿热黄疸的主方,现代药理研究有很好的保肝利胆退黄作用,但是,有人研究证明栀子的主要成分栀子苷却有肝毒性。茵栀黄注射液由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成,是治疗肝炎黄疸被广泛使用的静脉药物,西医不按照中医辨证用药,结果只对一部分肝炎黄疸有好效果,因为功效是清利湿热的,如果中医辨证属于寒湿的黄疸就没效果或效果不好。所以,笼笼统统地说某中药保肝或某中药损肝是不确切的,首先在于辨证使用,如果辨证不对,用药就错误,势必不能保肝甚至成为损肝。 其次,中药方中药物与药物之间的成分会因不同的配伍、煎煮方法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某些复杂的成分,而中药的最终效果是靠整个方子的成分去实现的,所以不能以某药甚至某药中的某一成分的是否保肝、损肝来判断。苍耳子是治疗鼻炎的要药,单味长期使用肯定能损肝,但经过配伍却不一定会损肝,至少是不明显,但却能很好地治疗鼻炎。有时候用药就不“因噎废食”,以“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来对待。 第三,中药的炮制加工也很重要,著名的中药何首乌,经过传统的九蒸九嗮后能补益肝肾,但生首乌却有肝毒性。生半夏毒性大,也能损肝,但制半夏就不一样了。 第四,一些中草药长期单用是不提倡的。有人以土三七长期炒蛋吃结果肝损害,有人习惯性便秘长期服番泻叶,结果肝功能损害、结肠黑变等等。 现代研究能导致肝损害的中药是很多的,作为中医师还是要知道的,不能长期用,用时注意配伍。如植物药的黄药子、川楝子、望江南子、苍耳子、鸦胆子、雷公藤、龙葵、番泻叶、大黄、红茴香、蒲黄、农吉利、防己、金不换、艾叶、石榴皮、土三七、冬青叶、喜树、商陆、乌头、常山、广豆根、芫花、白果,动物药的鱼胆、斑蝥、蜈蚣、五倍子,矿物药的雄黄,成药的壮骨关节丸、大活络丸、六神丸、复方青黛丸、雷公藤片、昆明山海棠片等等。百姓自己购药时也不能长期用。 使用中药导致肝损害的成分也比较复杂,主要有某些生物碱、苷、萜、某些内酯、植物蛋白、水解型鞣质等等。肝损害的机理也不简单,表现也不一,有淤胆型、肝细胞型和混合型。 总之,用中药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讲究辨证、配伍、炮制。评价中药保肝、损肝也不能以某单一成分论是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10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两当疗养院专家深入我县开展麻风病防治技术
- 下一篇文章: 一味神奇中草药淫羊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