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地徒步这个世界有太多人扮演了沉
海是海,岛屿是岛屿我和你永远不可能改变彼此 身处高地如同孤岛 本月12、13日,广州高地青年发起首场活动——从化徒步。东星村--阿婆六,全程20公里左右。 只缘相逢未语时麦田当你对一件事不抱太大期望时,往往会收获更多的惊喜,譬如这次的徒步。更大的收获还是在徒步之前的“破冰”。以往我们更习惯用语言去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只言片语,然后那个人就在脑海里被打上了某一个标签,看似简单粗暴,直接有效。萌妹、宅男、中二、傻白甜……不一而足。我们拒绝被人标签化,却常常不自觉地给别人打上标签。只缘相逢未语时,这次的“身体工作坊”教会我用视觉听觉以外的感知力,去认识一个人,也得到了新朋友。说再多你好,不如来个拥抱。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如果说身体工作坊是帮助你认识一个人,那真人图书馆则是能让你深入读懂一个人。《平凡的世界》读完是“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迷惘叛逆经历苦痛走向成长,只管从容淡定。R的故事说明了得失心不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L在麻风病村的工作经历更是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Z的骑行经历影响了他故事中的人也感动了我,他在讲述的时候眼睛里有光。Y当着大家的面敞开了心扉,据说敞开心扉就是解开心结的开始。F分享了她与好友的宝贵友谊,“知己是互相发现和欣赏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当然,我们读到的只是其中的某章某节甚至只是某一段文字,而已。这夜几乎彻夜未眠,我们读诗、唱歌,读萧红,唱许巍,唱李健……差点就忘记了翌日的徒步。酱酱感谢高地。 人是一种血液温暖的动物,因而自然而然地追求温暖,追求与他人相拥。根植于人性的那一份不安常常驱使我们靠近他人,有时真心,常常假意。高地青年有一句很漂亮的话,“身处高地,如同孤岛”。加入高地前,我以为这是隐含着情感宣泄的话语,青春的荒唐、寂寞和不安历历纸上。但是我错了。徒步时山路心路一样漫长,对我而言是不舒适的。我带着期待来,想看竹林,想看蓝天白云,想看清新通透的空气,想唤起我生命里神秘的联想,但是其实我只看见赶路的人、崎岖的山路和绵延不绝的青苔。在那个时候,我的身体和灵魂咫尺天涯,我看到的和我想要的偏离了轨道。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能体会到真真切切的“身处高地,如同孤岛”。每个人都是孤岛,却可以相互守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如不合,即可不分。岛屿与岛屿之间是有节制的波涛汹涌的碧蓝,土地与土地之间却是勾心斗角此起彼伏的地震海啸。事实上我的人生缺少了一种常见的幸福感,所以在行程的最后,我发觉我又回到了我永远的遗憾里。但是很幸运,同伴可以体谅这一种遗憾,并和我保持距离。这一种距离正是岛屿与岛屿之间的距离,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像渡边看着直子屋里忽闪忽灭的灯光,你知道灯光不是永恒的,但是依然守着清冷长夜。在这样的境况下,人可以有纯粹的好意和祝福——你愿意长高就长高,我愿意沉浮就沉浮,海是海,岛屿是岛屿,而我和你将永远不能改变彼此。遇上了提着马灯一起穿过校园穿过公路负上背包穿过村庄穿过竹海穿过黑夜和白天在暗淡的烛火下穿越彼此的心墙志勇再莹身体和灵魂,需要有一个在路上。而这次活动,我们把身体和灵魂都带上了。徒步是肉体对大自然的全方位的体验,用脚步度量大地,用身体感受自然的脉动。个体不可能与大自然隔绝。当我们踏上土地,就是在找寻我们的根脉,那种最原始的生命力。徒步是自己与大自然对话,也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在旷野中,我们无需掩饰内心的不安和幼稚,因为,我们都很渺小。一直在寻找,与自己对话的方式。骑行?读书?写文章?沉思?或许都可以。而这次,我找到了另外一种方式,徒步。沿途迷人的景色和脚下艰难的道路,远方的愉悦和眼前的疼痛感,矛盾之中,都是自己与自己对话,方得以调和。我们的目标不在终点,而在于沿途的体验与感悟。夜谈,是对话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有了更为理想的环境和更为适合的人,这种谈话变得更加纯粹和可爱。夜深人静,我们在共同感受自己内心深处的苦痛与快乐、心酸与幸福。无边无际的漫谈,我们,感染了这个平凡的夜晚。徒步加夜谈,肉体加精神,这样两种本来就统一于人体的元素,同时接受锻炼,可谓让人焕然一新,神清气爽。人的成长在于不断接纳外来的成分,文化震撼永远是进步的好办法。听别人的观点不在于接受和迎合,而在于反思。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很多,在我的大学生活里也将是一次十分难忘的经历。人、风景,都是那么可遇而不可求。婷婷广州高地首会结束,之前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10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岐黄杏林界临床新二十八方公开世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