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药在悄悄的伤害着你的肝脏,长期服用
肝脏是个很坚强的器官,一个肝细胞倒下了,千千万万肝细胞“顶上来”,只要有1/3的肝细胞能正常工作,人体通常不会出现什么症状。 正因为它很坚强,受伤了也常常被忽视,长期服药的人更需要警惕。 长期服用这六类药品,要定期测一下肝功能肝脏常被比作人体的“化工厂”,很多药物必须在肝脏分解,因此服药时肝脏比其他器官更容易受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人数,约占住院病人5%以上。长期服药的人,最好定期检测肝脏功能,避免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加剧。 1中药中草药“纯天然无副作用”,其实不是,数据显示,临床上约15%药物性肝炎是中药使用不当导致的。 中草药 番泻叶、何首乌、薄荷、麻黄、金不换、关木通、雷公藤、黄药子、天花粉等中草药,长期服务可能损伤肝脏。 中成药 复方青黛丸、克银丸、消核片、六神丸、疏风定痛丸、甲亢宁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对肝功能的损害也较为常见。 服用上述药物期间,本身肝不好的人,建议1~3个月查一次肝功能;没有肝病的人,建议半年查一次肝功能。 2部分降糖药 多数降糖药物是在肝脏内代谢,定期监测肝功尤其重要。其中,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有活动性肝病或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患者禁止服用。 3降脂药 长期服用降脂药,可能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常用降脂药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后两类甚至可能造成肝损伤。服用降脂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都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4咪唑类抗真菌药 常用的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都有肝毒性。 氟康唑在治疗过程中偶尔出现肝毒性症状,因此治疗开始前和治疗中均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如出现持续异常,或肝毒性临床症状时,均需立即停用。 持续使用伊曲康唑超过1个月的患者,以及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疲劳、腹痛或尿色加深的患者,应停止用药。 5抗精神病类药 氯丙嗪、氯氮平片、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周期长、剂量大、联合用药多,易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且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定期检测肝功才能及时发现。 6抗结核药物 肝功能受损是抗结核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服用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等药物时,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并伴有肝炎或血清胆红素升高等情况,需要停药进行保肝治疗。 温馨提示除了上面提到的药物,服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这种四环素抗生素及胺碘酮,也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大量服药的人群,以及本身就有肝脏病变的人,都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在用药时要格外谨慎。用到上述药物时,可先咨询医生是否有替代药品,如果没有,服药期间更得监测肝功能。 是药三分毒 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朋友 医院检查一下 更多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x/1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43别名
- 下一篇文章: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解毒,除湿,通利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