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高纪唯倒提壶
编者按:彝药是在彝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有彝族文献记载,用于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药物;或在彝族地区有悠久使用历史,以口碑、图形等方式世代传承而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我们从各种文献上选取部分彝药作介绍,供爱好者学习。 ~~~~~~~~~~~~~ 汉药名:倒提壶。 别名:挖耳草,芸香草,金挖草,野葵花,野朝阳柄。 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全草。 原植物:烟管头草CarpesiumcernnumL. 产地: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全国其他地区亦有分布。生长于路边、山坡草地及森林边缘。 采集加工:夏秋季和开花时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归路:味苦、辣,性寒。归肝、肺、胰、肾路。 功能:清火解毒,除湿止痛,顺气消肿。 彝医传统应用: 1.治疗牙龈肿痛:倒提壶30克,舂成泥状,敷在嘴巴外面。 2.被药物闹(中毒):倒提壶15克,配狗响铃、核桃树皮、桃树叶、腌鸡蛋水、仙鹤草、虎掌草、羊油、核桃树寄生各适量,加碎瓷碗片,水煨服。(1~2出自《医病好药书》) 3.治中耳炎:倒提壶鲜品,捣烂取汁,滴耳。(使用于云南西部彝族地区) 4.治疮痈肿毒:鲜倒提壶适量,捣烂外敷。(使用于贵州彝族、汉族地区) 5.治感冒,泻痢,腹痛,疳积:用倒提壶10~15克,水煎服。(使用于云南西部彝族地区) 6.治疗疝气:倒提壶9克,配斑母、小铁子、黄药子适量,水煎服。(《聂苏诺期》) 7.治子宫脱垂:倒提壶、冬苋菜根各10克,水煎服。(使用于贵州彝族、汉族地区)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服,10~2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药理:实验证明,倒提壳根水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按:倒提壶在西南地区草药书中有收载,汉医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痄腮、风火牙痛、痈肿疮毒、小儿惊风、淋症等。但彝医用于治疗疝气、子宫脱垂和解毒未见汉医应用,此为彝医独特用法。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j/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