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中央宣传部20日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李桓英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褒扬她是“致力于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麻风病防治专家”,号召全社会向她学习。那么什么是麻风病?麻风病到底有多可怕?李桓英又对防治麻风病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麻风病以及李桓英抗击麻风的英雄故事。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传染病,麻风病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不管是过去的欧洲还是旧时的中国,患了这种病的人往往被视为魔鬼,不仅很少被救治,还会把他们赶到一个封闭的地方自生自灭,有些病人甚至被活活烧死或者直接活埋。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有52万同胞遭受着麻风病的折磨。

上世纪60年代有一部风靡全国的电影《摩雅傣》,让人们知道了“琵琶鬼”的传说。新中国成立前,傣族人中若有人患了麻风病,就会被同寨的村民看作“琵琶鬼”,把一家人撵出村寨,外界的排斥和歧视使患者毫无希望可言。现实中当年的西双版纳勐腊曼喃醒就是这样一个寨子。

但这一切随着李桓英的到来划上了句号。李桓英年8月生于北京,是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麻风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年李桓英从北京带着团队与药物,和州县医务工作者一起来到了勐腊各个麻风寨,为病人带来了福音,从此拉开了在边陲勐腊医治麻风病的序幕。

在那个“谈麻色变”的时期,迷信和恐惧是麻风病的大敌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而李桓英却始终都是面对面接触,从不畏惧。她每来到一个患病的村寨都会引来村民们的一片惊奇,村里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她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他握手,她就拉着他们的手长时间不放。李桓英说,“每当我想起麻风病人在承受疾病与歧视的双重折磨而过着痛苦凄凉的生活,我就非常难过,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跟麻风病作战的决心。”

虽然氨苯砜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问世,但麻风病的防治在世界上还没有更成熟更有效的方案。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李桓英敢于创新,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使我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而且年复发率仅为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

曼喃醒的村民都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李教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

如今,李桓英教授一百岁了,依然在工作。半个多世纪,不为名,不为利,潜心研究,济世救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END

素材来源:百度百科、新华社、央视新闻、勐腊发布

文案:通号所-尤瑞君

美工:信息所-常依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j/1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