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了这个家常食材竟有如此养生功效它还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寒露节气到,秋风萧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 而在各种养生方式夹杂的“武林大会”里 食疗就是一种被众人选用的养生大法 但光这“吃进嘴”的功夫,就有很多讲究 要是吃对了,那就可以“练得”健康体魄 但这要是吃错了,可就是“元气大伤”了 在这个时节的养生圈子里 山药是一种不错的药食同源的植物 能补脾补肺补肾,还有很多现代药理功效 可谓是一个实力强劲的“武林高手” 而在它的家族中,还有一种叫黄药子的植物 同样有实力,但性格却比较古怪 经常补得让人“走火入魔”,身陷险境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对“堂兄弟” 山药 秋冬进补正当时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光听听名字就知道,寒露后,天气会越来越冷,逐步转变成寒冷,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气管炎、关节疼痛、鼻炎等都成为影响我们健康的“敌人”。因而,防寒保暖非常重要。 “除了常规的物理保暖,在饮食进补中需要注意:不可急于进补。”浙江大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剑平副主任医师解释,寒邪侵入人体本就会影响脾、肝、肾等脏器功能,而寒露前后,气候刚刚从秋凉转向寒冷,我们的脾胃还未完全适应这一变化,如果大量进补,反而可能过犹不及。 这种既要抵御外敌入侵,又要守固自己健康系统的情况下,山药的威力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我们先来介绍下山药这位“高手”的脾性,在中医药理中,它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不仅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绝招”,而且还很平和,所以是非常适合在这个时节派上用武之地的。 正因为此,山药除了当做一道家常菜来烧制食用,医院的中药房里也常常能看见它的身影,被当作一味药材入药,治疗各种疾病,《神农本草经》中甚至将其列为上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在提高免疫系统、改善消化功能、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在我们临床诊治中,也会建议那些经常感冒或患有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山药。”李剑平表示,比如山药大枣粥、山药鸡蛋粥、山药炒虾仁等。 黄药子 随意服用危害大 其实,在中医专家眼中,山药应该是属于那种全能型“武林高手”,尤其适合在秋冬季食用。 山药属于“薯蓣科”植物,在这个大家族中,有几百个品种,并不是每一个都像山药这样“武功高强”还平和的。比如它的“堂兄弟”,同样颇有点名气的黄药子,医生对它可谓是又爱又恨。 首先要明确的是,作为一味中药,黄药子在药理上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它在抗甲状腺疾病、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消炎、止痛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有确切疗效,尤其是所含酚类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正是因为它有“如此好”的效果,常常会有人自己去山间采药服用,却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前不久,我们在庆春院区还接诊了一位因自己服用黄药子而造成亚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浙大一院中医科陈玖医师介绍,这位87岁的患者因为轻信民间偏方,服用了好几天家人采摘的、未经处理的黄药子,不适入院后诊断为亚急性肝衰竭,经过感染病科和中医科的综合治疗后,最终好转出院。 “黄药子不用于养生保健,也不能长期服用,尤其是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更要慎用。”李剑平解释,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药子所含的二萜内酯类成分有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临床上使用的都是经过中医辨证论治的,另一方面临床用量也是严格把控的,入汤药常控制在每天9克以内,粉剂内服1-2克每日,一旦用过了头就容易“走火入魔”,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民间切忌自己挖采擅用。 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关于这些节气对应的养生方法。说到底,养生就是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身心,保持身体康健,切不可将养生过于“神化”,也不能过于追求所谓的养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愉悦的心情,每个人都能有个健康体魄! 浙大一院专家门诊安排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图片来自网络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j/10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倒计时14天这些中药学核心考点建议考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