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大法补益攻邪
中医认为肿瘤的成因有多种,正气虚损、脏腑失调、外邪侵袭等等,最终形成痰、瘀、毒、虚而导致生成肿瘤。中医治疗的重点也是针对这几点。古今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可归纳为补益和攻邪两法。补益是扶持正气,提高免疫力,改变整体虚损的情况。攻邪是直接杀灭肿瘤,纠正整体的瘀毒状态。这是中药治疗肿瘤的主要目的。这些治法常常互相兼容,同时出现在处方中。临床运用这些治法需要严格辨证,不然会给病人造成危害。 一、补益法 根据中药功效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关于补药对肿瘤的作用,已有不少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报道。如补气药,多数临床和实验报道认为补气药(如人参、黄芪)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少数报道认为补气药对肿瘤无作用。民间有人说补益药有助于肿瘤生长。为此,我们对古代补气名方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做过动物实验。模型动物为荷瘤小鼠,喂服四君子汤组抑瘤率为15.69%,瘤重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减轻,说明该方在体内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但与以攻邪为主的处方比较,攻邪方的抑瘤率达到28.45%,作用要明显强于四君子汤。同一实验的肿瘤细胞凋亡项目,四君子汤组没有见到典型的凋亡改变,攻邪方组出现了明显的凋亡特征标志。体外血清药理学实验中,含四君子汤的血清对培养的肿瘤细胞虽然没有促进生长作用,但也没有明显的抑制、杀伤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这说明补气药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作用较差。其它文献报道表明,补益药在体内实验中对荷瘤动物的免疫功能、生存时间等都有积极的作用,说明补益药是通过间接作用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由此可见,施用补益药的目的应该是补益身体,提高免疫力,而不是靠其直接抑杀肿瘤。对肿瘤患者什么情况下该用补药,该用多大剂量,尚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补益药是应该用的,但必须掌握恰当的时间和剂量,必须通过中医辨证。肿瘤患者如果呈现热毒、湿热等等实热证时,不宜使用补益药,特别是温热的补气壮阳药。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虚象,可酌情选用补益药。有些肿瘤切除后的患者,已无任何症状,作为平日的保健品,可以使用补益药,但用量不宜过大,切不可过急过猛。常用的补益药有几十种,如西洋参、生晒参、红参、高丽参(亦属红参类)、鹿茸、灵芝、党参、黄芪、枸杞、女贞子、黄精、沙参、百合等等,使用时需要分气血阴阳分别补之。广东夏季最好少用红参、鹿茸、高丽参等过于燥热的药,以比较平润的西洋参、生晒参等为宜,冬季上述药都可以酌情选用。补益药虽然是治疗肿瘤常用的药,但不可滥用。 二、攻邪法 攻邪法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是彻底根除肿瘤或防止肿瘤复发的根本大法。肿瘤是发生在一种不正常的机能状态之下,机能活动失常,积聚日久而最终形成肿瘤。肿瘤即使经手术切除,整体这种失调状态并没有纠正,机体产生肿瘤的基础没有根除。因此,无论手术切除与否,无论是否正在进行化疗,都应该用中药纠正机能失调,消除产生肿瘤的根基,这是中医治疗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中医的攻邪法。 攻邪法包括很多种,最主要有活血法、软坚散结法、解毒法。这几种方法在使用时也应注意适应症,不可滥用。下面分别谈谈这几种治法。 1活血法。瘀既然是肿瘤的主要成因,应该用活血化瘀法祛其瘀滞。临床可见到的抗肿瘤中药处方多数都使用了活血药。临床和动物实验报道了不少活血药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如莪术、丹参、红花、桃仁等等。有不少中医喜欢大剂量使用活血药。但也有人指出,活血化瘀药可能会加速肿瘤的转移。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处方中应慎重使用活血药,不宜过量,1—2味即可。如要使用,最好选用莪术这样的抑制肿瘤功效较强的活血中药。 2解毒法。解毒中药可按毒性分为两类。毒性较大的中药以毒攻毒,对肿瘤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常用的有蜈蚣、水蛭、全蝎、斑蝥、土鳖虫、黄药子等等。使用剂量报道不一。这类中药用于治疗肿瘤可以将剂量适当加大,但不可过量。这些药最终要靠肝脏解毒,因此对肝脏肿瘤患者用量宜轻,使用中应注意肝功能有否受损。有小毒或无毒的中药也有很好的解毒功效,常用的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穿心莲、虎杖等等。这些中药临床上使用安全,最为常用,一般用量可成倍加大,常被用至30克。对一些已有体虚的患者在酌加补药的同时,仍可大剂量使用。 3软坚散结法。这种治法主要目的是消除肿块和根除产生肿瘤的基础。这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治则。常用的散结中药有浙贝母、天花粉、莱菔子、元参、夏枯草、连翘、瓜蒌皮、法半夏、胆南星等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也有软坚散结作用。这类中药用量也应加大,除法半夏、胆南星、天花粉有小毒外,其它药物都可用至30克。 解毒和软坚散结法是治疗肿瘤必用的大法,该法中很多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已被药理实验证实。用解毒、散结药组成的处方在体内、体外动物实验证明,对荷瘤小鼠肿瘤和培养的肿瘤细胞,该方能明显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体内、体外均有显著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在抗肿瘤疗效上优于单用补气类药物。 三、组方建议 在临床组方时,以上各法都可按比例选用,处方可按以下原则配伍。 1无论肿瘤是否已切除,是否正在放疗、化疗,病人只要尚无体虚,处方中各类中药的比例可按:活血药1味即可,解毒药4份,散结药4份以上,补益药1份(最主要的是西洋参切片每日5克泡服,下同)。 2患者初见体虚,可按:补益药2份,活血药1味即可,解毒药3份,散结药4份以上。 3体虚明显者可用:补益药4份,解毒药3份,散结药3份,活血药1味即可。 4极度虚弱的患者,补益药可加至6份,解毒、散结药各2份,活血药1味即可。 中医药治疗肿瘤是个复杂的过程,除上述治则外,常常还需要辅以调节情绪、健脾开胃、止痛等等治法。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