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科学防治麻风病,可防
白癜风植皮 http://pf.39.net/xwdt/180102/5972905.html 在现代医疗的发展下,不少曾肆虐人间的疾病已消失。但有一种疾病曾经席卷全球很久,至今仍叫人闻风丧胆,那就是麻风病。麻风病令人变得“面目可憎”,全身长满鲜红的斑疹,毛发脱落,肢体萎缩,身上出现水肿或瘤癍,千百年来麻风病带给人们的恐惧挥之不去。 年1月31日是第68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4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今天,Hi+健康带大家了解一下麻风病,并学习如何科学防治麻风病。 01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一种古老的疾病,一种几乎绝迹的传染病。它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低传染性疾病。麻风分枝杆菌是年由挪威学者汉森Hansen发现的,故麻风也称为汉森病。 95%的人类对麻风是有天然免疫力的,因为传染率较低。低不代表没有,一旦染上,后果不容小觑。麻风分歧杆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它会由外及内的侵犯人体组织。即便能治愈,往往也是容貌损毁、肢体畸残。而麻风病的潜伏期很长,短则几个月,长则二、三十年。 02 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麻风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如耳大神经、尺神经、绕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主要临床表现是: 1.皮肤出现单个或几个与皮肤齐平或边缘高起的浅色、淡红色或紫铜色斑疹;也可发生淡红色或紫铜色的丘疹或结节。面部、耳朵及四肢皮肤肥厚,潮红,发亮。眉毛脱失。 2.上述皮损不疼,多数不痒,不出汗,皮损部位浅感觉(触觉、痛觉、冷热觉)迟钝或丧失,毛发生长障碍。有时虽无皮疹,但四肢麻木,并伴有周围神经粗大及触痛。 3.有的病人在皮损部位刮取组织液涂片或活检,抗酸染色查菌阳性。 麻风病不遗传,不致死!但发现晚了或治疗不及时、不规则,或出现麻风反应未能及时处理,伤害(残疾)则是终生的、不可逆的(兔眼、爪型手、面瘫、垂足等)。 03 现在还存在麻风病么? 答案是肯定的!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麻风患者多达两万多人。那时的医疗并不发达,人们常常是谈“麻”色变。 麻风,基本跟“面貌丑陋、身体残疾、贫病交加、与世隔绝、家破人亡”等词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在各国历史上,麻风病人被隔离,甚至被烧死或活埋的事情很多。这种古老的疾病,至今仍然存在。 04 犰狳,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能与人共患麻风病的动物。 对,麻风病的中间宿主就是犰狳(qiúyú)。而现阶段,麻风正通过可爱的犰狳,再次传回人类的身上。为什么说“再次”,是因为犰狳原本也是受害者。麻风病最早也是人类传给它们的。而这种病毒竟然在犰狳身上站住了脚,并存留了下来。 犰狳给人的印象,除了“好玩、可爱”之外,可能就是“好吃”了。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想起今年的新冠,何其相似。艾滋病可追溯到黑猩猩肉。年令人闻风丧胆的埃博拉疫情,果蝠为最初源头。野生动物是病毒携带者,往往也是受害者。 05 如何预防治疗 麻风病主要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传播,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普通家庭预防,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给予及时治疗,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只要麻风病人早期确诊并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Hi+健康呼吁大家:防治麻风病,注意个人卫生,远离传染源,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捕猎、烹饪或食用野生动物,相当于为新的传染病、快灭绝的传染病,提供了一张重新进入人类社会的抽奖券。 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麻风病的知识,可打开Hi居APP,登录Hi+健康,点击疾病库,搜索关键词“麻风”。 疾病库 点击Hi+健康首页「疾病库」 搜索「麻风」 ?左右滑动查看详细步骤? 或使用0元极速问诊,免费咨询Hi+健康在线医生,给您详细且专业的解答。 一键成为Hi+健康会员 即可免费享受5大健康权益 0元问诊 健康档案疾病自查 健康资讯疾病库 1 下载Hi居APP,注册登录 扫描或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8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科普早诊早治预防麻风病
- 下一篇文章: 宁洱镇卫生院接受省考评组对麻风病终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