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甲状腺肿经验方
I导读:作者曾用此方治疗甲状腺肿患者12例,一般在连服一月后,颈间肿大的甲状腺逐渐变软缩小;连服2-3个月后,便可完全消失。更多治疗本病的经验,欢迎各位文后留言交流、分享。 治疗甲状腺肿经验方 作者/李咫威 处方: 海蛤粉二两,淡海藻二两,淡昆布二两,海螵蛸二两,煅牡蛎二两,象贝母五钱,新会皮五钱。 制法: 上药研粉,和匀备用。 用量: 每服三钱,日服2-3次。 作者曾用此方治疗本病患者12例,一般在连服一月后,颈间肿大的甲状腺逐渐变软缩小;连服2-3个月后,便可完全消失。如患者应阿菊,女,颈部粗肿已经三年,巨大而坚硬,难以下俯或转侧。上方连服40天后,肿块逐渐缩小变软,左侧已消大半。连服三月余(共服上药五料)而愈。 甲状腺腺瘤 李某,男,48岁。 病史:年8月无意中发现左颈前有肿块如核桃大而就诊于马(玉琦)老。当时无其他症状。同位素扫描为甲状腺冷结节。既往有胃窦炎,经常腹泻,时有少许白稠痰咯出。其性格较内向,好生闷气,形体较消瘦,脉沉弦,苔白较厚腻,舌质红暗。辨其证属肝郁克脾致痰浊凝聚而成瘿瘤。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方为逍遥散、二海丸合消瘰丸加减。 处方:夏枯草15g,海藻15g,黄芩10g,山慈菇10g,昆布15g,元参15g,海浮石10g,柴胡10g,红花10g,水红花子30g,白芍10g,云苓10g,炒白术10g,生牡蛎30g,香附10g。 每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嘱其多食海带。 服药期间无何不良反应。且觉体质有所增强,纳食渐佳,大便渐成形,已不常生闷气。肿块则逐渐变小。3个月后,肿块缩小如小指节。因其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有的朋友劝其做手术摘除,患者再三考虑后于同年12月22日手术,摘出之肿物26mm×13mm×13mm,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腺瘤。 年患者发现右侧颈前部又有3个蚕豆大之肿物,仍无其他症状。同位素扫描仍为甲状腺冷结节。医院专家会诊后,考虑为良性肿物,不必手术。患者于是又开始服用原方,效果仍佳。两个月后再作扫描,肿物已缩小如黄豆。患者至今仍服此药,只是改为每2~3天服1剂。 方解:柴胡、白芍、炒白术、茯苓为逍遥散之组成成分,用以疏肝健脾。二海丸由海藻、昆布组成,用以软坚散结。元参、牡蛎为消瘰丸之组成成分,用以化痰和软坚散结。因其包块较大,加用山慈菇、海浮石以加强化痰行瘀散结之力度,大量夏枯草佐以香附,则疏肝散结之力增。红花则用以活血祛瘀,加强软坚散结之力度。大量应用水红花子意在散瘀软坚,行气消积,其与夏枯草、海藻、昆布同用以治疗甲状腺肿瘤已公认有良效。黄芩可清上、中、下三焦之热,与夏枯草同用,则清肝火之力增。患者肿物已大如核桃,可肯定其病程已较久,瘀久必化火;其性格内向,易生气,乃肝郁化火,用之亦相宜。此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故久服亦无副作用。摘自《杏林霜华》 名医经验 病名:瘿气(甲状腺肿大) 国医大师:任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 组成:羚羊角2克(先煎),生地15克,白芍15克,黄药子15克,天竺黄20克,白蒺藜25克,沉香15克,香附10克,紫贝齿25克,莲子心15克,珍珠母50克。 功效:清热凉血,软坚散结。 病名:瘿劳(甲状腺功能减退) 国医大师: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8克,白术24克,当归12克,甘草6克,柴胡6克,升麻6克,巴戟天9克,枸杞子24克,陈皮3克。 功效:补气健脾,升提阳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8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你在,爱来了年中秋慰问祥云行
- 下一篇文章: 春季营寒假工作营志愿者招募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