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温馨提醒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据文献记载,麻风病在我国已肆虐余年,虽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导致肢体残废和畸形,使患者丧失劳动力,民间常把它叫做“癞子病”,“鸡爪风”,“歪嘴风”等。因此而遭受歧视和排斥,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预防保健意识得到提高,逐渐发现麻风病可防可控。近几年已罕见麻风病例的报告,但由于其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仍被我国卫生部列为丙类传染病。并把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麻风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麻风病,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造成眼、手、足的畸残。当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潜伏期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平均为2~5年,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麻风一端发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发展。 麻风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传统认为接触麻风患者的破损皮肤或黏膜会导致传染的发生,感染发病水平与是否密切接触有关,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间接接触虽然传染可能性小,但仍需注意,例如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需特别注意重复使用。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损害是指各种各样的皮损和周围神经损伤。皮损可以是一处或多处,通常其颜色均较周围的正常皮肤浅一些,有时这些损害也可以是淡红或铜色的。以斑诊、丘诊、斑块、弥漫浸润、结节、溃疡为常见。神经损伤如爪形手、腕下垂、足下垂等。麻风皮损大多数缓慢发生、发展,因病人机体免疫力不一,发病后临床表现各异,一般分为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麻风。多数皮损麻木无汗,但少数有痒感或奇痒。感觉障碍感觉丧失是麻风病的典型特点,皮肤损害处可显示不同程度的温觉、痛觉等感觉障碍。 麻风病的治疗: 二十多年的防治经验表明,麻风联合化疗方案快速杀菌、高效、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目前仍然是麻风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且只要早期发现和治疗,就可完全治愈疾病,不留残疾。 如何预防麻风病: 健康人感染麻风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同传染性麻风病人长期密切接触。二是本人的皮肤有破溃,并且感染了麻风杆菌。三是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低下。由于麻风杆菌在离体条件下很快死亡,所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麻风病发生的好办法,健康饮食、勤加锻炼、避免接触或少接触疑似患者,都会防止麻风病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7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岁末寒冬送温暖浓浓关爱显真情市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诊治的灵魂和奥秘孟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