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缬草
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77813.html 辛、甘,温。入心、肝二经。 安神,理气,止痛。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癫痫,胃腹胀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缬(xié)草的个性 小指月说,爷爷,一般安神药都是酸甘平和为主,而缬草带一股辛味,辛不是走散吗,怎么能安神? 老爷爷说,没错,这缬草确实味辛行散,能理气活血止痛,不管是瘀血闭经还是跌打疼痛,只要血脉堵塞,都可以用它。 小指月说,那它为什么能安神呢? 老爷爷说,当身体有堵塞时,也会引起神志不安,特别是血脉上的堵塞,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血脉因为堵塞,阻力加大,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没法安然工作。必须要冲开堵塞,心气才会舒适安然。 所以需要找一味药,既可以通开瘀血,又可以安神镇静的,这就是缬草有别于普通枣仁、柏子仁的不同之处。 有个病人,因为出了一场车祸过后,神经衰弱,没有一觉好睡,老爷爷看他嘴唇乌暗,便说,你这身体还有瘀血,跌打损伤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处理掉。所以除了安神外,还得活血化瘀。 于是建议他用缬草跟五味子两味药泡酒,这样用这药酒既能活血,也能安神。这样服用药酒后,散乱的神志,变得安定了,晚上能够睡好觉。 老爷爷说,指月啊,学习药物,既要知道药物的普遍功用,更要知道每味药物的个性。就像枣仁除了安神外,它还能通便,因为它是仁类药,凡仁皆润,而缬草除了安神外,它还能理气活血,治跌打损伤。因为它味辛能散。把瘀血散开,神就会安宁。这样你懂得每味药的个性,在该用它的时候,就能用得很巧妙。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四川中药志》记载,治神经衰弱,用缬草、五味子,水煎服,或泡酒服。 缬草拾珍 《新疆中草药手册》记载,治腰痛腿痛腹痛,跌打损伤,心悸神经衰弱,用缬草一钱,研细粉,水冲服,或加童便冲服。 指月按:痛处有瘀,特别是刺痛,大都是血瘀为患,用缬草能活血化瘀,配合童便,能引瘀血败浊下行。这样瘀去痛止。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2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牛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鸡血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王不留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月季花、凌霄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土鳖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马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自然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苏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骨碎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血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儿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刘寄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三棱、莪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水蛭、虻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斑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穿山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半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南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附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芥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皂荚、皂角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旋覆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猫爪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竹茹(竹沥、天竺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前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桔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胖大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藻、昆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黄药子(黄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蛤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浮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瓦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礞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苦杏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苏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百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款冬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枇杷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白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葶苈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矮地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罗汉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满山红、胡颓子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朱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磁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琥珀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酸枣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柏子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灵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6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传教士在中国完整图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