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不传之秘李东垣随症用药之法
学中医慧生活 风中六腑手足不遂,先发其表,羌活、防风为君,随症加药。 然后行经养血,当归、秦艽、独活之类,随经用之。 风中五脏耳聋目瞀,先疏其里,三化汤。 然后行经,独活、防风、柴胡、白芷、川芎,随经用之。 破伤中风脉浮在表,汗之;脉沉在里,下之。背搐,羌活、防风;前搐,升麻、白芷;两傍搐,柴胡、防风;右搐,加白芷。 伤风恶风防风为君,麻黄、甘草佐之。 伤寒恶寒麻黄为君,防风、甘草佐之。 六经头痛须用川芎。 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太阴,半夏;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巅顶,藁本。眉棱骨痛羌活、白芷、黄芩。风湿身痛羌活。嗌痛颔肿黄芩、鼠粘子、甘草、桔梗。肢节肿痛羌活。 眼暴赤肿防风、芩、连泻火,当归佐。酒煎服。眼久昏暗熟地、当归为君,羌、防为臣,甘草、甘菊之类佐之。 风热牙疼喜冷恶热,生地、当归、升麻、黄连、牡丹皮、防风。肾虚牙疼桔梗、升麻、细辛、吴茱萸。 风湿诸病须用羌活、白术。风冷诸病须用川乌。风热诸病须用荆芥、薄荷。 一切痰饮须用半夏。风,加南星;热,加黄芩;湿,加白术、陈皮;寒,加干姜。 诸咳嗽病五味为君。 痰,用半夏;喘,加阿胶佐之; 不拘有热无热,少加黄芩; 春,加川芎、芍药; 夏,加卮子、知母; 秋,加防风; 冬,加麻黄、桂枝之类。 诸嗽有痰半夏、白术、五味、防风、枳壳、甘草。 咳嗽无痰五味、杏仁、贝母、生姜、防风。有声有痰半夏、白术、五味、防风。 寒喘痰急麻黄、杏仁。 热喘咳嗽桑白皮、黄芩、诃子。 水饮湿喘白矾、皂荚、葶苈。 热喘燥喘阿胶、五味、麦门冬。 气短虚喘人参、黄芪、五味。 诸疟寒热柴胡为君。 脾胃困倦参、芪、苍术。 不思饮食木香、藿香。 脾胃有湿嗜卧有痰。白术、苍术、茯苓、猪苓、半夏、防风。 上焦湿热黄芩泻肺火。 中焦湿热黄连泻心火。 下焦湿热酒洗黄檗、知母、防己。 下焦湿肿酒洗汉防己、龙胆草为君,甘草、黄檗为佐。 腹中胀满须用姜制厚朴、木香。 腹中窄狭须用苍术。 腹中实热大黄、芒消。 过伤饮食热物大黄为君。 冷物,巴豆为丸散。 宿食不消须用黄连、枳实。 胸中烦热须用卮子仁、茯苓。 胸中痞塞实,用厚朴、枳实;虚,用芍药、陈皮;痰热,用黄连、半夏;寒,用附子、干姜。 六郁痞满香附、抚芎。 湿,加苍术;痰,加陈皮; 热,加卮子; 食,加神曲; 血,加桃仁。 诸气刺痛枳壳、香附,加引经药。 诸血刺痛须加当归,详上下,用根梢 胁痛寒热须用柴胡。 胃脘寒痛须加草豆蔻、吴茱萸。 少腹疝痛须加青皮、川楝子。 脐腹疼痛加熟地、乌药。 诸痢腹痛下后,白芍、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佐之; 先痢后便,黄檗为君,地榆佐之; 先便后痢,黄芩为君,当归佐之; 里急,消、黄下之; 后重,加木香、藿香、槟榔和之; 腹痛,用芍药;恶寒,加桂; 恶热,加黄芩;不痛,芍药减半。 水泻不止须用白术、茯苓为君,芍药、甘草佐之。谷不化,加防风。 小便黄涩黄檗、泽泻。小便不利黄檗、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使。 心烦口渴干姜、茯苓、天花粉、乌梅。禁半夏、葛根。 小便余沥黄檗、杜仲。 茎中刺痛生甘草梢。 肌热有痰须用黄芩。 虚热有汗须用黄芪、地骨皮、知母 虚热无汗用牡丹皮、地骨皮。 潮热有时黄芩。 午,加黄连; 未,加石膏; 申,加柴胡; 酉,加升麻; 辰、戌,加羌活; 夜,加当归。 自汗盗汗须用黄芪、麻黄根。 惊悸恍惚须用茯神。 一切气痛调胃:香附、木香; 破滞气:青皮、枳壳; 泄气:牵牛、萝卜子; 助气:木香、藿香; 补气;人参、黄芪; 冷气:草蔻、丁香。 一切血痛活血补血:当归、阿胶、川芎、甘草; 凉血:生地黄; 破血:桃仁、红花、苏木、茜根、延胡索、郁李仁; 止血:发灰,棕灰。 上部见血须用防风、牡丹皮、剪草、天麦门冬为使。 中部见血须用黄连、芍药为使。 下部见血须用地榆为之使。 新血红色生地黄、炒卮子。 陈血淤色熟地黄。 诸疮痛甚苦寒为君,黄芩、黄芩、黄连;佐以甘草;详上下,用根梢及引经药。 十二经,皆用连翘; 知母、生地黄酒洗为用; 参、芪、甘草、当归,泻心火,助元气,止痛; 解结,用连翘、当归、藁本; 活血去血,用苏木、红花、牡丹皮; 脉沉病在里,宜加大黄利之; 脉浮为表,宜行经,芩、连、当归、人参、木香、槟榔、黄檗、泽泻; 自腰已上至头者,加枳壳引至疮所; 加鼠粘子,出毒消肿;加肉桂,人心引血化脓; 坚不溃者,加王瓜根、黄药子、三棱、莪术、昆布。 上身有疮须用黄芩、防风、羌活、桔梗; 上截,黄连; 下身,黄檗、知母、防风,用酒水各半煎。 引药入疮,用皂角针。下 部痔漏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佐之,详症加减。 妇人胎前有病,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用治病药; 发热及肌热者,芩、连、参、芪;腹痛者,白芍、甘草。 产后诸病忌柴胡、黄连、芍药。 渴,去半夏,加白茯苓; 喘嗽,去人参;腹胀,去甘草;血痛,加当归、桃仁。 小儿惊搐与破伤风同。 心热摇头、咬牙、额黄、黄连、甘草、导赤散。 肝热目眩,柴胡、防风、泻青丸。 脾热鼻上红,泻黄散。 肺热右腮红,泻白散。 肾热额上红,知母、黄柏、甘草。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4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望城荷花虾又一次火爆全场,有吃有玩有
- 下一篇文章: 李东垣随证用药不传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