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说中药黄药子名字像种子类药
黄药子也是属于清化热痰药,它除了能治疗吐血、咳嗽、百日咳以外,还可以治疗瘿瘤,是化痰消瘿的主要药物之一。听名字,它好像是某些种子类药材,其实不然,它是植物的块根类药材。而且,在古时候,这个药物的原产地就在岭南地区。 黄药子治病的故事 《本草纲目》记载,孙思邈千金月令方:疗忽生瘿疾一二年者,以万州黄药子半斤,须紧重者为上。如轻虚,即是他州者,力慢,须用加倍。取无灰酒一斗,投药入中,固济瓶口,以糠火烧一复时,待酒冷乃开,时时饮一杯,不令绝酒气。经三五日后,常把镜自照,觉消即停饮,不尔便令人项细也。 刘禹锡《传信方》亦著其效,云得之邕州从事张岧。岧目击有效,复试其验如神。其方并同,惟小有异处,是烧酒候香气出外,瓶头有津出即止,不待一宿,火不可过猛耳。 故事讲述了治疗瘿瘤的经过:用万州的黄药子半斤,(用质重紧实的为好,若是质地轻虚则用量加倍)。取无灰酒,投药进之,密封瓶口。用糠火烧之,待酒冷后打开。不拘时饮一杯。三五日后,照镜子感觉瘿消后停止。刘禹锡在《传言方》里说张岧见过其效果,只不过稍有不同罢了。 黄药子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产地: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 性味:苦,寒,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过量。如多服、久服可引起吐泻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并对肝肾有一定损害,故脾胃虚弱及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用法用量 1煎服,5~15g; 2研末服,1~2g。 3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黄药子的服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古今,都认为黄药子不可长期、大量服用。古时候都认为此药有毒;现代药理更是经过实验和跟踪,长期大量服用此药会引起肝损伤。 《开宝本草》:“主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 《本草纲目》:“凉血,降火,消瘿。解毒。” 因此,黄药子可以治疗: 1瘿瘤本品能化痰软坚,散结消瘿,可与海藻、牡蛎等配伍同用。 2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本品能清热解毒,可单用或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等;并兼有止咳平喘作用,亦可治咳嗽、气喘、百日咳等。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三思 排版:阿志 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说中医」特辑,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 ▼▼▼点击马上收听 陈文东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3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
- 下一篇文章: 园林中常见有毒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