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小讲堂中药的ldquo毒性
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其“有毒”、“无毒”。“有毒无毒”也可简称为“毒性”,也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确保用药安全必须注意的问题。对于毒性的概念,古今含义不同。后世本草书籍在其药物性味下标明“有毒”、“大毒”、“小毒”等记载,则大都指药性的毒副作用的大小。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在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二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发达,对药物毒性也有了不断修正,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临床报道中药中毒的例子也有很多,仅单味药引起中毒就达上百种之多,其中植物药九十多种,如苍耳子、苦楝根皮、昆明山海棠、狼毒、萱草、附子、乌头、夹竹桃、雪上一枝蒿、福寿草、槟榔、乌桕、巴豆、半夏、牵牛子、山豆根、艾叶、白附子、瓜蒂、马钱子、黄药子、杏仁、桃仁、曼陀罗(花、苗)、莨菪等;动物药及矿物药各十多种,如斑蝥、蟾蜍、鱼胆、芫青、蜂蛹及砒霜、升药、胆矾、铅、密陀僧、皂矾、雄黄、降药等。因此我们在学习古今本草书籍外,也应重视这些临床报道,并且总结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便于临床中诊断中毒原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一般产生中药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土茯苓代三七,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用而致中毒。此外,个体差异与自行服药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因此要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医生应该认真仔细掌握药物的毒性强弱。临床中确需使用毒药时,应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使用剂量,中病即止,严格执行煎煮方式及煎煮时间(如附子、半夏先煎,确保煎煮时间够长),以防止药物中毒。同时也要注意常规配伍禁忌,(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膊莫相依)。配伍禁忌应禁止同用;对某些毒药还要采用适当的剂型和方式给药。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适当增减用量。患者应该严格遵循医嘱,切勿自行服药;购买中药材时到正规药店或有资质的场所购买。 给备考中医执业/助理的考生送个福利 年中医资料包全套送! 中医技能/笔试,重点必考点必刷题合集 直击考试核心,助你一次过医考 扫码回复,即可免费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10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案中医治愈癌症不再是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