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最难的不是开药,是不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将患者的顾虑、担忧、疑虑当成是自己的,并且想方设法去解决。想患者所想,感应患者所感觉,给予患者有实际效果的、有弹性的、有温度的帮助,治其已病,疗其未病,愈其身疾,释其心结。这也是我选择“医师疗法”并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本文会讲解:什么是医师疗法,临床上是如何发挥作用,并用实际案例和大家展示其短期和长远的效果。

“医师疗法”是导师刘蓬教授所创立,我在研究生跟诊学习期间经历了多个阶段,对这个理念与方法从怀疑到尝试,不断验证再到逐渐深信不疑。它就像一杯年份已久的熟普,看似寡淡无味,真正细品,才能领会到其中的余韵悠长及对身体的长远好处。

医师疗法的要点及患者的实际反馈

“医”和“师”,我们常常注意到的是“医”这个字。生病了、有不适的症状后,大部分患者脑海里想着这个不良结果该如何“灭了”。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个病怎么来的?如何做才能避免发生呢?到底这次的问题提示了身体出了什么根本的故障?

或许是大家工作的脚步太匆忙,医院诊室内排队的人太多,医生们来不及详细解释,而大家都想快速处理掉症状回到原有的节奏。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症状总是反复出现,身体体质逐年下降,体检报告一年不如一年,慢性病一个个增加,药吃的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师”缺席了。虽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zz/1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