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先来看《普济方》中一个神奇的医案:陈通患水肿垂死,诸医不治,一妪令以大蒜十个,捣如泥,入海蛤粉,制成梧桐子大药丸,每次饭前服下二十多丸,药服尽后,小便排下数桶而愈。

从中可见海蛤壳利小便的神奇疗效。海蛤壳生于水中不被水腐,能利尿治水肿,大蒜辛开肺表,以海蛤壳质重下达膀胱,通调水道,自然水津下注小便畅通。

古代蛤尺寸大的叫蜃小的叫蛤,从甲骨文中的辰字中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生活:吃蛤肉,蚌壳打磨后作农具。蛤俗称蛤蛎,那是因为源于砺,砺是磨石。传说蜃与蛤都是鸟变的。《说文》有载:蛤,蜃属。有三,皆生于海:厉,千岁雀所化,秦人谓之牡厉;海蛤者,百岁燕所化也。

海蛤壳在蛤蜊中属于文蛤、青蛤,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数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如李时珍所言:海蛤者,海中诸蛤烂壳之总称,不专指一蛤也。又名海蛤、文蛤、蛤壳。

本品炮制为蛤壳洗净晒干碾碎块。煅蛤壳取净蛤壳置无烟火上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碎即成。蛤粉为将煅蛤壳碾至极细成粉末状。

《雷公炮炙论》:凡修事海蛤一两,于浆水中煮一伏时后,却以地骨皮、柏叶二味,又煮一伏时,后于东流水中淘三遍,拭干,细捣,研如粉,然后用。凡一两,用地骨皮二两,并细锉,以东流水淘取用之。

海蛤壳虽说是海边泥沙中的烂壳但是药用却不可小觑。海蛤壳,苦咸寒,既清肺,又软坚。本品苦咸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可治疗咳逆上气、浮肿、小便不通。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味咸能软坚散结,所以对于体内各种赘生物如痰核瘰疬瘿瘤等,皆能软化之,其次它性寒可以清热,质重下降,所以能够堕火热下行,比如肝气郁结化火,用它来清肝肺下火,非常有效果。

本品寒而入肺清热,咸有软坚化痰之功,适合痰热阻于肺中,气急、升降失常,比如咳逆、气喘、痰多之黄稠而黏、不易咳出,可配桑白皮、海浮石。如是肝火犯肺,上逆而咳,痰中带血,胸肋有痛,可与青黛配伍。另可消积聚之痰结,也就是聚结成实际性硬块之疾病,我们称之为瘰疠,可与牡蛎、浙贝母、昆布、海藻配伍。最后本品还有利水消肿之功,主水满,利膀胱,可与葶苈子、防己、桑白皮配伍,适合积聚而肿、咳逆上气、坐卧不定之患者。海蛤壳煅烧之后可制酸定痛,对于胃酸过且疼痛的患者可成末单用。

药店多常见蛤粉,煎煮需布包。本品所治属邪热痰结者宜之,气虚有寒者不得用。

常见配伍如下:

配黄芩: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入肺经,为清利上焦湿热要药;海蛤壳清肺热,化热痰,调气机。二药合用,清热泻火,化痰止咳喘,用于痰火气闭之咳嗽效佳。

配瓜蒌:瓜蒌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海蛤壳清肺泻热,祛湿化痰。二药合用,泻热化痰力强,多用于痰热内结、咳痰黄稠、胸闷气喘者。

配海藻:海藻功专软坚散结,消痰化瘿;海蛤壳清肺化痰、消症化结。二药合用,软坚散结之力增强,盖瘿瘤、瘰疬为患,无非痰火凝络所致,二药苦能泻结,咸能软坚消痰,寒能清热泻火,火去痰消,瘿瘤、瘰疬立散,故二药常配伍应用。

配海螵蛸:海螵蛸功专收敛,具制酸止痛、收涩生肌之效,尚能止血敛疮,海蛤壳煅后用亦具制酸止疼之功,二药合用,其效增强,用于胃溃疡之胃痛、泛酸或溃疡出血者。

在这里还想说一下阿胶珠。早在宋代就用蛤粉炒阿胶珠。一是为了降低阿胶的滋腻之性;二是矫正不良臭味;三是蛤粉炒后可益肺润燥,滋阴补血、清热化痰效果非常好。

海蛤壳曾经被一位我认识的中医大夫甲状腺疾病的要药。本品配海藻、昆布海螵蛸善治瘿瘤。现可用海蛤粉配海螺、海藻、海螵蛸、昆布制成四海舒郁丸,治甲状腺癌有一定疗效。在《疡医大全》中四海舒郁丸配方为:青木香15克,陈皮、海蛤粉各9克,海藻、昆布、海螵蛸各60克(俱用滚水泡去盐),共研细末。每服9克,不拘酒、水,日服三次;愈后用黄药子克,生酒1升,煮60分钟,窨七日,去火毒,早晚任饮数杯。

本品贝壳呈类圆形,外表面黄白色。壳顶歪向一方,有排列紧密的同心环纹,沿此纹或有数条灰蓝色轮纹,腹缘细齿状。壳内面乳白或青白色,光滑无纹。体轻,质坚硬略脆,断面层纹不明显。气稍腥,味淡。主产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以光滑、洁净者为佳。

文蛤贝壳略呈三角形,向外隆起,外面灰白色,内面乳白色或略带青紫,平滑有光泽。质坚硬而重,断面显层状。文蛤和青蛤的贝壳药材通称海蛤壳。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亲,中国药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xw/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