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包括桔梗、贝母、栝楼、海藻、海蛤壳、昆布、黄药子、胖大海等。中医理论中所称之“痰”并不仅仅是指肺与气道病理性的分泌物,还包括脾虚聚湿所生之痰等。“痰”可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人们可以见到的,如咳嗽伴有的咯痰;无形之痰却是见不到、摸不到的,是由于外感内伤、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引起肺、脾、肾、膀胱等功能失常,聚湿而生水,积水而成饮,饮凝而成痰。

如风痰上扰、蒙闭清窍可以引起眩晕(高血压等);脾胃功能失常、痰湿积聚、成膏成脂,引起肥胖等。寒痰、湿痰主要可引起咳痰色白清冷、怕冷胸闷、气喘、四肢倦怠、关节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眩晕、瘰疠痰核等。热痰,燥痰主要可引起咳喘胸闷、痰稠、痰黄、咯吐不爽、癫病惊厥、瘿瘤瘰疠等。临床上应用化痰药时、常需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清热泻火或养阴润肺等药物配伍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达到祛痰或消痰的目的。

海蛤壳

又名:

海蛤、蛤壳

性味归经:

味苦、咸,性寒;归肺,胃经。

清热化痰制酸止痛

海蛤壳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等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海蛤壳能够“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海蛤壳经煅烧后能够制酸止痛,治疗胃痛泛酸,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海蛤壳小档案海蛤属帘蛤科,主产于沿海各省。药用部位为动物文蛤和青蛤等多种海蛤的贝壳,一般在夏秋二季捕捞。海蛤去肉,洗净,晒干,置无烟炉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即为煅蛤壳;或捣末或水飞(指在温润条件下研磨的方法),即为蛤粉。清热化痰宜生用,制酸止痛宜煅用。

功效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

主治

1.用于胸闷喘咳、痰黄稠不易咯出。

2.用于瘰疠、瘿瘤等。

3.煅蛤壳用于胃痛泛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海蛤壳30克,葶苈子12克,生晒参5克,黄芪10克,海浮石12克,功劳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胖大海

又名:

安南子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归肺、大肠经。

喉科常用药

胖大海具有清宣肺气、润肠通便的作用。因其一得沸水便裂皮发胀、充盈整杯而得名。《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胖大海“治一切热证劳伤,消毒去暑,时行赤眼风火牙痛,干咳无、痰,骨蒸内热,三焦火证,诸疮皆效。”

胖大海属梧桐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主产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广东、海南、云南等地。药用部位为胖大海的成熟种子。一般在每年4~6月由开裂的果实上采取成熟的种子,晒干备用。

功效

清宣肺气,润肠通便,利咽解毒。

主治

1.用于痰热咳嗽、肺热声嘶、咽喉肿痛、目赤牙痛(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尤其对于风热引起的咳嗽痰黄脓稠、口渴咽痛、失音等疗效较佳。

2.用于热结肠胃引起的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黄、面赤身热、口苦口臭等。

3.用于骨蒸内热、吐血、衄血、痔疮漏管。4.用于风火牙疼、虫积下食、三焦火证。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胖大海3~5枚,甘草3克,泡茶饮服3~5天。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燥痛、干咳无痰、声音嘶哑等。

治疗失音、嘶哑

胖大海5枚,石菖蒲5克,薄荷少许。放入保温杯中,注入沸水。闷10分钟即可饮用。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用什么药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xw/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