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张文彭谈药用真菌治肿瘤系列一中医学
人类对于肿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商代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已有了“瘤”的病名记载。据《周礼?天官》记载,在周代将医生分为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不同专业,其中疡医的专业是“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四类疾病,当时所谓的“肿疡”,可能就已经包括了有形结节、肿块在内的一些肿瘤类疾病。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已经对肿瘤类疾病有了明确的认识。《灵枢?刺节真邪》有“骨蚀”“肠瘤”“筋瘤”“昔瘤”“骨疽”的记载,这些病证均与肿瘤类疾病有关。《灵枢?水胀》指出“肠覃”为:“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瘪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明确指出其病变部位在腹腔,形成了局部肿块样的病变。而“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杯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认为“石瘕”病变部位在盆腔,是妇女子宫形成局部肿块样的病变。《黄帝内经》中亦对肿瘤的病因、病机、病名、治则等有所阐述,《灵枢?九针论》认为:“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者也。”并确立“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等治疗原则,至今仍指导着肿瘤的中医临床治疗。 《黄帝内经》之后,《难经》最早论述了某些内脏肿瘤的症状特点,《难经?五十五难》对以积聚为病名的肿瘤病位、病性和具体症状均做了明确的阐述,认为:“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而《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味中药,其中治疗积聚、肿瘍、恶疮等与肿瘤相关病证的中药达余味,所载大黄、半夏、人参、白术等迄今仍为中医治疗肿瘤的常用药,对后世防治肿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著名中医学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方法,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基础。《金匮要略》对于人体内局部组织増生形成的肿块样病变提出了明确的认识:“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张仲景提出了对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症状、体征和治疗预后应区别认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张仲景创立的鳖甲煎丸、大黄廑虫丸、桂枝茯苓丸等有效方剂至今在临床治疗肿瘤时常用。而在《后汉书?华佗传》中就已经有关于我国古代医生用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类疾病的最早记载。 《诸病源候论》分门别类记载了“癥瘕”“积聚”“食噎”“反胃”“瘿瘤”等肿瘤类疾病及其症状,并描述了“缝亦有法”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备急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均记载了许多治疗肿瘤的方药,如虫类药全蝎、蜈蚣、僵蚕等的应用,成为后世用药的依据。《卫济宝书》第一次使用了“癌”字,所论述的病证可能是表浅的肿瘤或者是痈疽。《丹溪心法》认为:“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明确指出积块的产生与痰浊、食积、死血的瘀滞有关,在治疗中不仅以二陈汤化痰,还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等活血化瘀等药物逐淤。 在明代的医学著作中已有专门的章节论述癌症,如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景岳全书》已明确指出:“凡无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积其破难。”提出了“攻”“消”“散”“补”四法,以及数十首治疗方剂。《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治疗“瘿瘤”“噎膈”“反胃”“积聚”等肿瘤类疾病的药物。其中,治疗瘿瘤、疣痣的药物有贝母、黄药子、海带、夏枯草等余种,治疗噎膈的有半夏、南星、三棱、莪术等。 《类证治裁》进一步认为:“积在五脏,主阴,病属血分……聚在六腑,主阳,病属气分。”并强调活血通络药物的治疗应用。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创立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使活血化疲法在治疗腹腔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可见,伴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人们对肿瘤的认识日益深入。 药用真菌和中药怎样治疗肺癌和食道癌 专家介绍: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30余年。在中药加药用真菌治疗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在中国、香港、日本及俄罗斯的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主编《肿瘤病人康复手册》、《糖尿病防治指南》、《溃疡病防治指南》、《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等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药用真菌治肿瘤》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参与《老年医学在中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实用中医保健学》、《中国老年学》、《中医临床大全》等专著的编写。 擅长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胆囊癌、胰、脑肿瘤、淋巴瘤、胰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各种肿瘤疾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xw/1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大误区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 下一篇文章: 是什么让人提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