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也是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如何控制和规范治疗肝炎,医院相关专家,为我们解答肝炎诊疗的那些事儿。

规范检测治疗

遏制肝炎危害

受访专家宁家辉(医院感染科主任)肝炎有哪些?

据宁家辉主任介绍,肝炎的类型有很多,其中只有病毒性肝炎才具有传染性,而像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代谢性肝炎都没有传染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五种。肝炎病毒种类不同,但它们的目标相同:肝脏。肝脏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清除血液杂质、抗感染和储存能量。肝炎可使肝脏失去这些功能。

最常见的是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和丙型肝炎往往比甲型肝炎更危险。此外,乙型和丙型肝炎都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

患了乙、丙、丁肝莫怕

中国曾经是乙肝大国,所以不少人提起乙肝便谈之色变。其实,大家对乙、丙、丁肝完全无需太害怕,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经血或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握手、共同就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都不会传染。除非口腔内有伤口(如口腔溃疡),且恰好携带有病毒的唾液落到伤口处,才有可能被感染,但是这种概率很小。

疫苗接种是对抗乙肝的主要防控策略,为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进行母婴阻断,有效降低婴儿感染率。丁肝是与乙肝合并发生,不会单独传染,预防乙肝也就能预防丁肝。

“静悄悄”的丙肝很可怕

相比较乙肝的防控,目前丙肝虽可治愈,但尚无疫苗可预防。由于丙肝发病时间长,症状较轻,易被忽视,导致有关丙肝的筛查率、就诊率低,感染后也更易转化为慢性肝炎,并通过血液、性及母婴传播这三种途径,以及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或文身穿孔工具,进一步传播给他人。

由于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甚至进展到肝硬化时才发现。相比乙肝,丙肝更容易引起肝硬化。在常规体检中,市民一般只查乙肝,不查丙肝,这也导致了丙肝感染者慢性化的比例要更高。

甲肝和戊肝须隔离

急性甲肝和戊肝大多由饮用不洁净的水源、食物等造成。甲肝、戊肝经口传播,一同就餐确实有传染的可能性。这两种肝炎需要隔离治疗。

另外,只要科学的对症治疗,大部分肝炎都是可以“治愈”的。宁家辉说,肝炎给很多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像甲肝和戊肝都是可以根治的,而乙肝、丙肝则无法根治,这是全世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但确实有一个“治愈”的概念。

这里说的治愈,是指把这两种疾病控制在一个长期的稳定状态,即不治疗不吃药也和常人无异,医院做一次检查,随时观察病情的稳定情况就可以了。

受访专家梁远红(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肝病科主任)绝大多数患者救治时间晚

乙肝患者常常救治比较晚,大部分患者待出现肝硬医院救治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令人惋惜。

“我院是遵义市唯医院,从科室目前收治的情况分析,肝病主要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其中以乙肝患者居多。”梁远红说,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不按医嘱用药患药物性肝炎

梁远红说,近年来,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该科收治的患者中,药物性肝炎患者也不少。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生物转化排除,在此过程中,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直接作用或免疫机制造成肝脏的损害和病变。其中,以中枢神经用药、化疗药、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癌药、睾丸酮类口服避孕药、降血糖药、抗甲状腺药、降脂药等。随着近年中草药及其制品的广泛应用,中草药所致肝损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







































鍖椾含涓涓尰闄?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幓鍝釜鍖婚櫌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xw/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