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知道”系列:药物性肝损伤的防范与应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它是指因使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药品,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等所引发的肝损伤。这种损伤既可能来自药品本身,也可能来自其辅料、污染物或杂质等。在我国,每年每0万人中就有约9例DILI发生,虽然发生率高,但因其临床表现往往不特异或隐匿,导致许多人不能及时发现或确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因素。

可能引发肝损伤的中药种类

可能引起肝损伤的中药主要包含以下六类:

含二萜类化合物的中药,如雷公藤和黄药子。含三萜类化合物的中药,如川楝子和柴胡。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类中药,如紫菀、菊三千里光和款冬花。含蒽醌类肝毒性的中药,例如何首乌和大黄。含挥发油类潜在肝毒性的中药,包括吴茱萸、艾叶、薄荷和细辛。含有重金属成分和毒蛋白成分的潜在肝毒性中药,例如朱砂、雄黄、砒霜以及苍耳子、蓖麻子、蜈蚣和鱼胆等。

可能引发肝损伤的西药类别

可能造成肝损伤的西药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抗生素类,如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抗代谢药等。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等。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等。

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均有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xw/1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