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阳下济,地热上升,气候炎热为四季之最,同时,雨水普降,氤氲熏蒸,湿气极盛。在炎炎夏日,天地之气湿热交蒸,各种疾病易发,同时,由于酷暑难耐,人们的心情也难免烦躁,人体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迟钝,此时饮食应以清补、健脾、祛火、化湿为原则,而一杯清凉可口的饮品,则是祛暑解渴的良剂。

SUMMER

01

酸梅汤是解暑消夏的良品,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已经有千年厚重的历史沉淀,清朝郝懿行在《都门竹枝词》中有云:“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这描写的就是旧时北京街头卖酸梅汤的景象。

乌梅是酸梅汤的主要原料,性平、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是消夏防暑的妙品。酸梅汤的原料除了乌梅外,还有不少辅助材料。魏子云先生在《金瓶梅词话注释》中就曾经介绍过酸梅汤的制作方法:“北人每以酸梅配冰糖熬之,调以玫瑰、桂花等香味,加冰镇之。谓之冰镇酸梅汤。”《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也有酸梅汤的制作方法:“乌梅洗净捣烂,水煮滚,入红糖,使酸甘得宜,水内泡冷,暑月饮之甚妙。”

现在制作酸梅汤的原料主要有乌梅,山楂,陈皮,桂花,甘草,冰糖等,夏令饮用可消暑送凉,祛痰止咳,行气散瘀,除烦安神,生津止渴。

02

清补凉流行于中国海南、广东、香港和澳门、广西等地区,多以糖水及老火汤的形式出现。在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清补凉是夏天清热祛湿的老火汤;在广西,清补凉更类似水果什锦冰;在海南,清补凉是在多种材料中添入海南产的新鲜椰肉、椰汁等,看上去属于糖水。下面主要介绍海南清补凉。

在海南,清补凉被誉为“舌尖上的清凉”。主要食材有绿豆,红豆,通心粉,冬瓜薏,凉粉块,鹌鹑蛋,汤圆,红枣,莲子,葡萄干,桂圆,西米露,椰奶,牛奶,玉米粒,花生仁,西瓜丁,菠萝丁,薏米,椰肉,百合,银耳等。甜而不腻,爽滑润喉,健脾益气,清热祛湿,凉而能补,补而不燥,夏令饮用清热祛暑,补脾益肾,凉润心肺。

03

四果汤历史悠久,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兴于泉州、漳州一带,味甜爽口、清凉解毒,具有祛暑降温的作用。

四果汤的主要原料有红豆,绿豆,仙草冻,阿达子,莲子,薏米,芋头,西瓜等。红豆可利水消肿,绿豆可清热解毒、利尿明目,莲子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排脓等功效,夏令饮用四果汤可清凉安神,祛暑降温。

04

绿豆汤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解暑佳品,以绿豆和水作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遵生八笺》有云:“绿豆汤,绿豆适量。清热解毒,清凉防暑。解诸物毒。黄药子中毒可以此汤解之。将绿豆砸碎放入锅中煮20分钟,取汁即成。代茶饮。”即饮用绿豆汤可解暑解毒。作为饮品,绿豆汤有各种煮法,口味繁多,可单煮绿豆,也可加入薏仁米、百合等其他食材,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有止渴消暑的功效。

05

豆蔻熟水是一种中药保健饮料,主要供夏季祛暑饮用,元代丘处机在其所著的《摄生消息论》的夏季摄生消息中,明确指出夏季“宜桂汤、豆蔻熟水”。宋代词人李清照在夏季饮用豆蔻熟水以治疗暑湿困脾,并写下“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的词句。明代养生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了以豆蔻、甘草、石菖蒲三种药材组成的复方豆蔻熟水,在伏天饮用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

版权说明: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排版:刘琪

审核:张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xw/1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