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上师等你的福修得比较厚实了,量变引发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怎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人生?应该是有福德又有智慧的人生。“人有福如人之有足,人有慧如人之有目,假如人有足而无目,便会堕坑落堑,人有目而无足,则寸步难行,是故二者不可缺一。”只有福慧双修,才能不断完善人格,富足自己,利泽他人。福与慧都是日常点滴中逐渐积累、精心栽培出来的。不要以为福微不足道就不去培植灌溉,更不能以为慧高不可攀就自甘暴弃。滴水穿石,没有日常的积累与操练,福从何来?慧由何生?人缺少智慧,是因为什么呢?其实,本质上就是因为福德不够。所以要先去修福。等你的福修得比较厚实了,量变引发质变,福就能转化。福够了心就灵光,灵光了就有智慧,有了智慧,很多一直困扰你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睿智的解决。但大家要知道,我们做为一个人,只有福,是远远不够的。有福没有慧是痴福。就如“大象戴璎珞”,大象你给它戴再贵重的首饰,它也没有智慧;人也一样,只有痴福,住再好的房子、开再好的车、戴再好的表、配再好的首饰,他也是没有半点辨别能力的,照样会做蠢事、做恶事,有钱财也不会用,黄、赌、毒什么都敢干,有好事情也给搞砸。虽然生活富有,但不会为人处世,甚至众叛亲离,家庭里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没有智慧人的常态。就像有人说,一个富豪,身价上亿,却终日只能与狗为伴,跟什么人他也处不到一块。擅与人相处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德。人没有钱,只要有智慧,依然可以很快乐地生活。就像孔子,虽然外在很穷困,但他内心很福足,安贫乐道,怡然自得。“安贫乐道”不是拒绝富贵,死守贫穷;而是在没有富贵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安排生活,保持平和的心境。这是人间的智者,活得从容自在。有了智慧,有钱也快乐,因为有钱我可以去做更多的布施,可以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没有钱也快乐,没钱我就不用每天老是担心它会贬值、会被人骗,放哪都不放心;有权力会快乐,有权利我就有更大的能力去服务大众;没有权力也快乐,没有权利无官一身轻,我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有太多的顾虑。我的师父雍增法王,他文革的时候被关进了牢里劳动改造。别人进了监狱担惊受怕,生不如死,他却自在得不得了。当时劳改的人里面,老弱病残的很多,还有一些有精神病的,麻风病的。他都照顾得好好的。每天的早餐、午餐馒头分量很少,他每次只吃一点点,尽量省下来供佛,剩下的拿给那些更需要食物的人,他在监狱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每天都是这样。有一次,一个精神病人掉进了厕所里,雍增法王就把他捞出来,然后洗得干干净净,还经常开导他,精神病人的病都好了。 后来,法王被放出了监狱,当然也会觉得很好,这就是自在。他从来没把自己当回事。能有这样的功夫,那是有大智慧。一个人如果能把自我放得下,不仅是会有智慧,也有大福报。“智慧不见逆境,福报不遇困扰”。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天堂。就会“时时是好时,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处处是风景。”什么都是一样的,什么样的状况都欢喜,无所执着,无有分别。 有钱是福报,用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他会处处惜福,时时培福,所以即使暂时福报不足,总有一天会非常丰盈;但是如果有钱没有智慧,就免不了要造业。往往富贵人造业比贫穷人造得更重,人在福中却不知福,还不停的做恶折福,骄奢淫逸,消耗福报。再大的福报也很快给折腾光。而且欲望无穷,即使再富有仍觉得不称心不如意,生活中的烦心事依然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福与慧就像人一双手的手心与手背,是一体两面的。没有福,常常会伴着缺少慧,而缺少慧,福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令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出现了一个阶层叫乍富阶层。突然有钱了不知道怎么花,开始拼命地买名牌,在世界各地的豪华卖场,都能看到中国人蜂拥扫货。不管适不适合自己,“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所以人们把这类人起了个名字叫“土豪”,真是很形象,再豪都是土得掉渣的,富而不贵;有句戏文说:“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那种一夜暴富,不可一世,又转瞬间呼啦啦似大厦倾,灰飞烟灭的,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每个人都见得太多太多。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如果不以精神、道德之追求为终极,则鲜有不骄奢淫逸、败德丧家的,这大概是古今中外的通例,没有智慧就会是这样。 现在,更多中国人的消费开始渐渐回归理性,对物质的追求也渐渐从欲壑难平,到更多的人开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7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风病防治知识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