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晚清麻风病村景象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第一家白癜风医院 http://www.niupixuanzl.net/m/ 年,传教士威廉·哈维·杜布森(-年)受美国长老会派遣,来到广东传教,大部分时间在阳江工作。同时,他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拍摄了大量记录当地社会风貌的照片。 晚清广东阳江的乞丐。 除了传教,杜布森还精通医术,并致力于当地的医疗事业,医院,以西医的手段为当地百姓治病。他尤其重视阳江的一个麻风病村——王母村,每星期至少走访一次这个村子,为病人治疗、布道。 阳江村庄的入口。 阳江王母村的麻风病人。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肢端残疾,多数患者会被毁容。晚清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较好地控制住了麻风病的传播,但是中国还没有做到。 生活在王母村外的麻风病人。 王母村的村民一旦被发现患上麻风病,就会被赶到村外,以免感染其他人。他们住在离村子1公里远的破房子里,缺衣少吃,非常贫穷,不得不靠乞讨维持生命。官府希望他们自生自灭。 麻风病人挖出棺材,准备重复利用。 虽然这些麻风病人被主流社会抛弃,但是杜布森每月从他90美元的月薪里拿出5美元帮助他们。他经常去看望他们,为15名患者进行治疗,并不害怕被他们传染。据他后来的记录,有12名患者的病情好转。 上坟的妇女,正在痛苦地哭泣。 由于官府并没有提供什么公共医疗服务,仅靠杜布森一人难以扭转局面,因此,麻风病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个村子,死亡随时可能袭来。 杜布森在医疗资源简陋的条件下,还为眼疾病人提供白内障手术,让很多人重见光明。他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学习阳江方言,广泛接触各阶层人士,大家都叫他杜医生或老杜。他创办的慈善事业为他赢得了声誉,反过来推动了他的传教事业。 接受杜布森治疗的病人。 村子里的葬礼。 官差押送土匪,路上围观者甚众。 杜布森为5位孩子拍摄了照片,看到自己在照片中的形象他们很开心。 这是杜布森发展的教徒。 医院里,病人等待接受治疗。 家庭成员坐在祠堂内祖先的牌位前。 中国素来重视血缘传承,祖先的牌位都被陈列、祭祀。这个祠堂的供桌上放着酒杯和一碗食物,就是祭祀祖先之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6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风村纪实十年,爱在麻风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