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中药品种不良反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黄药子 1.不良反应表现 目前临床报道的与黄药子及其制剂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肝毒性,且有死亡病例发生。其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以混合性损伤为主,兼有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的症状,且损伤程度和剂量与给药时间有关。实验室检查血ALT、AST.STB等显著升高。一般常见症状为乏力、纳差、尿黄、头晕、厌油腻,有的伴有巩膜、皮肤黄染,瘙痒,大便灰白等,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肝炎等,有的患者伴有胆囊炎。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症状。 文献报道黄药子亦可引起肾损害和甲状腺损害,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监测。 2.可能的机制 研究提示其毒性与薯蓣皂苷、薯费毒皂苷、二萜内酯类成分如黄独乙素、黄酮类和皂苷类等有关。其中二萜内酯类成分具有肝细胞毒性,然而黄药子引起肝肾损害的具体成分与机制仍待充分研究。 3.不良反应救治 (1)首先用1:的高锰酸钾洗胃,用硫酸镁导泻,再口服药用炭、牛奶、蛋清等。 (2)应用保肝药如葡醛内酯、维生素C、消炎利胆和降低转氨酶的药物等。如出现肝昏.迷时,予精氨酸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3)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 (4)中药治疗 ①生姜30g榨汁,加白米醋60g、甘草9g,水煎服。 ②岗梅g,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大量服绿豆汤。也可应用茵栀黄注射液。 编辑:花花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6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骨肉瘤的调理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