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中药带来的药物性肝损伤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徐宇杰介绍,药物肝损伤是指用药过程中包括药物本身和药物的代谢产物,通过不同途径损害肝脏功能,临床表现可为皮肤瘙痒、眼睛皮肤发黄、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其中单味药和很多药组合在一起的中成药均可能引起肝损伤。”
黄药子。徐宇杰指出,抗肿瘤治疗的病人如甲状腺肿瘤的病人会用到黄药子,有明确的毒理性研究和临床证明黄药子会引起肝损伤。
何首乌。用以生发,让白头发变黑的一味药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的研究人员曾对年1月至年6月国内文献报道的与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的35例肝损伤个案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发现,这35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乏力、食欲缺乏、尿黄,继而发生皮肤、巩膜黄染,少数患者伴恶心、厌油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苍耳子。徐宇杰表示,苍耳子有通鼻窍的作用,是以许多鼻病的患者用药中均含有苍耳子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它具有肝损害的危险。
川楝子。用以疏肝理气,事实上它的肝损害的副作用也是很确切的。
柴胡。“用来治疗肝炎,但在年《中成药》杂志上发表的《柴胡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文章中明确提出柴胡的主要毒性靶器官就是肝脏。” “此外,治疗银屑病的克银丸、消银片;治疗皮肤病的复方青黛丸;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如白癜风胶囊、白复康冲剂;一些抗肿瘤的中药,如消核片、增生平、百消丹等均可能引起肝损害。”徐宇杰如是说。 药物性肝损的致病原因
对于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徐宇杰提出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
误用同名异物的药物。徐宇杰指出,中药中存在很多同名异物或者异名同物的情况,从而可能发生误食误用情况。
药物本身存在问题。“生产药物的地点、种植过程、采收季节、加工炮制以及运输贮存等条件具有差异,都会影响药物的成分以及药效,进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遵医嘱乱用药。“许多人轻信民间的‘偏方’,不按照医生的要求随便服用中药,继而引起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大多是不经医嘱擅自搭配中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中药的复方制剂间的药物会相互作用,中草药的、剂量、配伍、剂型和服用方法不当也会引起肝损伤。”
药物使用不当。徐宇杰提醒,许多中草药一方面能治病,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毒性,许多有效成分就是其毒性成分。用之不当可伤害机体。
辨证不准用错药。徐宇杰认为,中医主要是辨证论治。如果辨证有误或是没有经过辨证就用药,有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建议本身患有肝脏疾病的,若要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药,宜从小剂量开始,短期交替使用,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切勿擅自用药定期排查肝功能 “历代医书对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均有明确的论述,现代研究更是对一些中草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药在治疗肝病的过程中虽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也需了解其对肝胆的毒性,避免肝脏受伤。日常生活中,建议做到以下五点,避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徐宇杰如是说。
第一,让医生充分了解病情。徐宇杰指出,医生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是不是有一些其他基础病会影响到药物安全性的,用药之前要做这样一些了解。
第二,选择炮制的中药。“炮制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一般而言,炮制而成的药物对肝的影响相对较小。” 第三,用药切勿自作主张。徐宇杰提醒,患者要了解自己身体的情况,把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让医生来帮助做正确的选择,尤其是不要轻信偏方。
第四,定期排查肝功能。“有基础性肝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性,尽可能规律地去复查监测肝功能的情况,发现有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第五,日常生活中避免伤肝行为。“尽量避免饮酒,服药期间更要注意。此外少吃油腻食物避免增加肝脏负担。”徐宇杰如是说。 本报记者吴晶晶通讯员汤婕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佳节将至,少不了把酒言欢,推荐您7种养肝
- 下一篇文章: 澎湃新闻专访丨药物性肝损伤有致命风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