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女性多见,腺瘤在大小和组织学特征上各不相同,属中医学“瘿病”范畴,为气、血、痰互凝所致。

患者男性,而立之年,二十天前发现颈前部一包块,稍感不适,无疼痛,医院经细胞学穿刺检查报告为结节性腺瘤样胶样甲状腺肿,因不愿手术,故来求治,检查颈右侧1厘米X2厘米大小结块,中部隆起,质地柔软,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舌质浅淡,舌苔薄,脉弦滑。证属肝郁不达,脾失健运,气滞痰凝,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消肿散结,方用海藻玉壶汤加减,用药主要有柴胡、浙贝母、海藻、昆布、海浮石、橘核、茯苓、枳壳等,后五次就诊,调方随证加减,服药至五十余剂时,颈部外观正常,未扪及结块,亦无自觉症状。继续服药巩固疗效,共服药六十余剂,随访两年未复发。本病系精神紧张或忧患气结,致肝郁不达,脾失健运,以致气滞痰凝,结而成块,故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以达到消肿散结之目的。

年轻女性,二十余岁,左侧颈前有肿块一年多,曾于某院诊为甲状腺瘤,患者不愿手术,故来寻求中医治疗,检查左侧颈前部可触到3厘米×3厘米大小肿物,表面光滑,有弹性并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稍有触痛,皮色正常,吞咽发憋,手足心热,周身乏力,心情急躁,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脉弦滑,舌质红,舌苔黄腻。证属肝气不疏,气滞血瘀,毒发结喉,治以疏肝清热祛毒,化痰软坚散结,主要用药有柴胡、金银花、连翘、桔梗、青皮、紫花地丁、山慈菇、牡蛎、昆布、象贝母、三棱、当归尾等。二诊诸症均有改善,肿块见缩小三分之一,三诊吞咽自如,无其它不适,肿块完全消除,已触不到明显肿块。继续调方以巩固疗效,后三年中随访三次,未见复发。

女性四十余岁左颈部肿块一月,检查显示甲状腺左侧叶见约5厘米×3厘米肿块,左叶3厘米X2厘米液性暗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曾诊为甲状腺瘤。本次就诊可见左侧颈部有一表面光滑而高有弹佳的鸡蛋大小肿物,精神佳,经水如常,证属气郁痰结,血瘀成癥,治以疏肝散结,化痰软坚,方用疏肝散结汤加味,主要用药有柴胡、夏枯草、丹参、半夏、海藻、赤芍、海浮石、当归、蒲公英、川贝母、炙鳖甲、昆布、生牡蛎、玄参等。服药十四剂后。肿块已缩小三分之一。后随证加减调方用药,共服药四十剂,肿块完全消除。

中年女性,患甲状腺瘤十八年,曾行两次结节摘除术,今年又复发,现右颈部甲状旁腺有一如乒乓球大肿瘤,舌边有齿痕,舌质紫红,脉左弦右细,证属痰瘀互结型瘿瘤,以黄药子汤加味,用药主要有黄药子、橘核、昆布、海藻、防风、荆芥、薄荷、生苡仁、连翘、山楂、谷麦芽等。随证加减调方,服药半年,甲状腺瘤已消其半,饮食、二便、睡眠正常,嘱守上方继续坚持长服半年,患者女儿面告其母的甲状腺瘤已全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1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