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电台middot第二季这份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 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 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 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 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 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 不论在校园 还是走进社会 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 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 展现耀眼的光彩 《中国话》“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电台说整理笔记时 常常感慨汉字的美妙 中国的汉字 是跨越千年流传下来的瑰宝 形状复杂,变化多端 词义精奥,组合灵活 从我们小时候的牙牙学语 到今日的日常交流 从小时候的横竖撇捺 到今天的遣词造句 都需要用到汉字 中华堂堂年的文化 汉字由甲骨文、金文、籀文、篆书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而来 每一种变化都是朝代发展的结晶 《本草纲目》“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 外邦来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还有莲子 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我要面子 用我的方式,改写一部历史 没什么别的事,跟着我念几个字” 电台说作文里出现的传统文化题材 在歌曲里如何演绎? 《本草纲目》以文房四宝 来书写本草纲目的传奇 以楷书行书小篆挥洒汗墨 铺写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 苍耳莲子马钱子 手抓一把中华草药 调粉成汤 来医治那颗崇洋的心 以汤药艾灸敷贴 改写着一部不可磨灭的历史瑰宝 以音乐的方式 来警告后人中华传统不可遗忘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颜巷陋阮途穷白叟对黄童沿对革异对同冀北对山东” 电台说听惯了民谣歌手动辄 “孤独、感伤、彷徨”的无病吟唱 见惯了充斥着 阳光、午后、笑颜的民谣小清新后 更觉得《声律启蒙》沉淀着智慧 浑厚大气,意境开阔 表现出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式的自由 正是这种不放纵 让我回到书声琅琅的学堂 甩掉矫揉的浮躁 哼着古朴的、本真的民谣 稳稳妥妥地边走边唱 《山水之间》“昨夜同门云集推杯又换盏今朝茶凉酒寒豪言成笑谈半生累尽徒然碑文完美有谁看隐居山水之间誓与浮名散” 电台说传统文化 许是都市人的闹世隐居所 洗去了前一晚灯红酒绿的秘艳 沉寂了白日里人声车鸣的喧嚣 晨光中的古镇 为你献上的是空澄清灵的碧水青山 偶然的搁笔 抬头看教室窗外的小叶榄仁 思及那样的风景和心情 仿佛千年的距离在此刻交织弥合 一杯清晨的茶 洗去一身的浮华 一抹晚间的霞 映照一生的得失 再回眸 不见风华,山水依旧 不见挽留,茶满客走 《但愿人长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电台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举杯望月 喝得酩酊大醉的他心里却非常清楚 踏上阁楼 望着下面灯红酒绿 而阁楼上却孤独作伴、寂寥无人 穿越千年的诗词配上现代的作曲 孤独感油然而生 歌曲的主歌部分是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在明月上起舞一定是美的 可哪比得上美好的人间呢 于是他思念起了他的弟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想到这里他释怀了 月亮都有圆缺 人哪能永远团圆呢 只要能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下 也就心满意足了 中国诗词万古流芳 千百年前苏轼的感情 在今天依旧传唱 谨以此篇 收藏照亮我书桌的那轮明月 传学及古今 经略贯华夏 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定有自己灿烂的文明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 珍视传统文化 传承华夏智慧 让这份文化自信 成为刻入骨血的骄傲 哪怕走在最远的天涯 都有一首歌 可以唤醒你 仿若行走在 那绵延的如画江山 撰稿:高二(7)班黄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10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喜讯我所廖建昌张玲分别获得国家级和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