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思辨08期瘿病肝火旺盛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字数统计 阅读时间 全文大约 个字 读完约需 3分钟 瘿病(肝火旺盛) 作者/代宝龙 导语:本案主要介绍了化浊消瘿黑膏药在治疗一例肝火炽盛证瘿病患者中取得的明显疗效,并简单讲解了化浊消瘿黑膏药的熬制流程。侯XX,男,49岁,年6月8日就诊,自觉颈前不适3个月。 现症:颈前不适、多食易饥,形体瘦弱,神疲乏力,心慌,大便糖稀,小便频数。 查体:T:36.7℃,P:99次/分,R:18次/分,BP:/85mmHg。神志清楚,颈前可触及多个肿大的结块,质软,听诊心率稍快,肺部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甲状腺彩超:右叶甲状腺结节由1.2x0.8cm,左叶中段结节由0.54x0.38cm。甲功:T3、T4升高,TSH下降。肝功、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瘿病(肝火旺盛证) 甲状腺功能亢进 ①患者拒绝服用中药口服制剂,故给予甲巯咪唑片5mg,日1次,口服。②自制化浊消瘿黑膏药。 自制化浊消瘿黑膏药 三棱10g 莪术10g 半夏10g 南星15g 山慈菇20g 夏枯草15g 鸡血藤30g 浙贝母20g 黄药子15g 大黄20g 黄连10g 连翘10g 牡蛎15g 元胡索10g 香附20g 冰片10g 1贴日1次睡前贴于颈前部 方解瘿病多因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水土失宜等,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所以,气滞、痰凝、血瘀就是本病的病机关键,针对这一病机关键,我们采用行气、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 方中元胡索、香附,行气止痛,使颈结之气滞得以疏散; 半夏、南星、山慈菇、浙贝母、夏枯草、黄药子,化痰散结消肿; 三棱、莪术、鸡血藤,活血行血,化结块之瘀血; 大黄、黄连、连翘,泻火解毒,使气滞、痰凝、血瘀久结形成之毒得以化解; 冰片,促进诸药透皮吸收。 以上诸药合用,行气滞、散痰结、化血瘀、解除久结之瘿毒,使结块慢慢散去。 按语本例患者共观察6个月,每个月来复诊1次,根据甲功动态调整甲巯咪唑的剂量,六个月后复查彩超: 右叶甲状腺结节由1.2x0.8cm变为0.89x0.54cm; 左叶中段结节由0.54x0.38cm变为0.4x0.27cm。 从结果可以看出化浊消瘿黑膏药具有很好的消甲状腺结节的作用。贴服膏药期间,患者自述,第二天清晨,可咳出黑色粘痰,推断应该是化开之前的结节。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化浊消瘿黑膏药的具体熬制过程: (1)药料的提取:将麻油置锅中,微热后将除冰片以外所有药物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熬炭去渣。继续熬炼药油,熬到“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2)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章丹,一般按照油:丹=2:1的比例。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搅成粘稠的膏体,拉丝不断为度。 (3)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十日后膏成。 (4)取膏药在文火上熔化,将冰片研成细末兑入,搅匀,取适量的膏药摊涂在牛皮纸布上即可。 感悟今天与大家分享这个病例,是想说作为新世纪的现代中医,我们不仅要使用中药汤剂、针灸去对抗疾病,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比如丸散膏丹等等剂型,我们也要加以挖掘和利用,让自己的患者得到到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医药治疗。 版权声明 作者/代宝龙,编辑/Small铭,校对/天蚕、小雨滴。 本文为青橘医话原创稿件,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wangyu iqingju.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tx/10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乳腺癌卵巢癌等癌肿患者招募进行中,成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