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蒋小云家长留意,这些药千万别给孩
蒋小云医院儿科教授 来源:中山一院官微、南方都市报 谈起肾病、肾衰竭,许多人都觉得是“大人”甚至是老人的事情。但在儿科病房,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值年少,却开始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透析路。 据了解,近几年,肾病患儿日渐增多,慢性肾衰的孩子正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 医院儿科蒋小云教授提醒,上呼吸道感染、乱用药物等危险因素正威胁着儿童的肾脏健康,若家长发现孩子经常感觉疲劳、脸色不好、眼睑或下肢水肿、尿颜色改变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诊查明。 ▼ 慢性肾衰患儿拖延2年以上才确诊 据统计,我国现有余万肾脏病患儿,许多孩子刚步入小学就被迫过上定期透析的治疗日子。 蒋小云指出,由于肾病的症状比较隐匿,慢性肾衰患儿确诊前的平均病程长达2.53年,家长对孩子些许浮肿、尿的改变不在意,等到发烧、血尿等症状出现才就诊,已经步入慢性肾衰竭了。 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的儿童肾病70%是后天获得,先天、遗传性肾病仅占24%-34%。 ▼ 小儿感冒、喉咙痛也会引发肾病 儿童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在1~4周后就有可能诱发肾病。 不过,并非所有的上呼吸道感染都会诱发肾病,关键看感染了何种细菌。据了解,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发生肾小球肾炎的几率是5%-20%。 蒋小云提醒,若孩子被诊断为猩红热、扁桃体化脓、淋巴结肿大、皮肤破损等症状,医院做尿常规检查。 ▼ 这些伤肾药千万别给孩子吃 医院肾内科余学清教授指出,广东省药物性肾损害占慢性肾病的3.6%,不规范用药导致的药物性肾损害也是肾病逐年增多的一个原因。 蒋小云提醒,目前许多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尤其儿童用药更要谨慎,家长要警惕以下几种伤肾药物。 1、肾毒性中药和不明成分的凉茶 凉茶含有多种中药,家长常常不知其成分。特别南方的家长,一到夏天就盲目逼着孩子喝凉茶解暑降火,很危险。此外,临床上也有不少家长滥用中药偏方导致孩子肾衰竭的案例。 研究发现,约40种马兜铃酸药材可引起马兜铃酸肾病,常用的包括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已、关木通、寻骨风、朱砂莲、细辛等。 雷公藤、钩吻、黄药子、苍耳子、川乌、草乌、斑蝥、鱼胆、蜈蚣、罂栗壳、芫花、芫花根、闹羊花根、山慈菇、牵牛子、腊梅根、、朱砂、、砒霜、雄黄、苦楝皮、天花粉、金樱根、贝母、土荆芥、巴豆、使君子、大枫子、狼毒等中药材,可引起多种急慢性肾脏损害,属于肾毒性中药。 蒋小云提醒,即使个别中草药可能本身没有肾毒性,但由于产地、品种等原因,重金属污染较严重,也可能引发肾脏损害。 2、消炎痛、安乃近等解热镇痛药 儿童发烧十分常见,而大部分解热镇痛药属于非处方用药,不少家长会自行购买,常备家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比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等解热镇痛药并不适合儿童使用。 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乙酰氨基酚,3岁以下儿童慎用。儿童服用感冒通(含双氯芬酸钠)可引起血尿,在儿童不应使用。 蒋小云提醒,对于新生儿发热,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烧,应以物理降温为主;1~3个月的婴儿,看病情需要按医嘱治疗;3个月以上的幼儿,发烧到38.5℃以上,可以使用布洛芬、美林等退热药,较为安全。 3、个别抗生素 第一代头孢药(头孢拉定等),肾毒性较大,儿童应慎用。 链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连续使用易造成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损害,12岁以下儿童禁用; 磺胺类抗生素对于易感儿童可有肾脏损害,有血尿、结晶尿及肾功能衰竭的危险。 ▼ 入学体检别忽略了孩子的肾 目前,大部分的幼儿园、小学体检只包含简单的血常规、肝功能及其他体格检查。余学清指出,若能在儿童时期入托、入学体检尽早开展尿常规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儿童肾脏病变,很多患儿就能避免步入成人慢性肾脏病。 据了解,目前简单尿液试纸(试条)就可以查出尿中的红细胞、尿蛋白、尿糖有无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医院作进一步确认。 蒋小云建议,定期的儿童体检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还能及早发现异常,对孩子和家庭都有极大益处。 ▼ 家长问答 Q:小儿肾病的发病机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A:在全国37家医院的流调显示,小儿肾病占了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百分之二十,是常见病、多发病。学龄前发病较多,男、女患病比为1.7:1,有肾病家族史是患病的高危因素,但具体病因不明,可能和免疫功能紊乱、生活环境、以及遗传有关系。坚持正确的治疗的缓解率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但复发率较高,达80%,其中频发复发的高达40%-55%,这是慢性病,治愈难。 Q:家长如何发现小儿肾病的端倪,及早带孩子就医? A: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持续尿泡沫尿、眼睑浮肿就要引起注意了,可以带孩子去验尿。这种病早期不易被察觉,当孩子胃口变差、不舒服、精神差时就已经很严重了。 Q:都说用激素不好,孩子患了肾病可以不用激素吗? A: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症最基础的药,能单独用激素治疗这类病已经算万幸了。当然激素是会有副作用的,可能导致孩子的生长被抑制,生长迟缓,还可能导致孩子高血压、眼部并发症、感染风险增加等。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减小副作用对孩子的伤害以及适宜肾病治疗状态的需要,需要不断地调整,要在医生的监控下进行药物的调整。如果不好好遵循医嘱规范治疗,孩子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还有一些疾病容易造成误诊。”有一位澳门的11岁小女孩小文出现泡沫尿三个星期,医院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治疗了一个月,病情恶化。当时小文全身水肿,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还有严重的腹膜炎,肚子被腹水撑得很大。这时的小文被转到了中山一院,蒋小云成了她的主治医生。她首先对小文进行了利尿和透析处理,让小文的状态得到暂时的稳定。之后再对小文进行了肾活检,医院的诊断,小文被诊断为新月体肾炎,属于危重症。蒋小云立即对其她采用了四联疗法,终于把小文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诊断及时对于新月体肾炎这种病来说太重要了。” 蒋小云说这种病早发现早治疗才有恢复的可能,如果出现纤维性新月体时已经晚了,而小文的情况就已经有点晚了,其伤害是不可逆的。 “坚持正确的治疗的缓解率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但复发率较高,达80%。“有些家长常不听医嘱,让孩子反复受折磨。”? ?大医论道:这里没有谣言、没有小道消息,只有权威专家提供的经过验证的健康指南。 编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ry/9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感冒发烧这样吃药才对,家长们都要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