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紫山药,野山药,甜山药
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曰“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藷藇。”“藷藇”就是山药,历史上山药正名还有薯蓣、署豫、署预、薯药、诸蓣等,但明朝以后,就以山药广作正名。传说,唐朝第八代皇帝叫李豫,为了避其讳,薯蓣改为“薯药”,宋英宗名赵曙,又将薯药又改为“山药”,实际上,民间在唐宋以前早就有将薯蓣称作“山药”。现代植物分类学仍然将“薯蓣”(DioscoreapolystachyaTurczaninow)作为山药的植物正名,而将其可食用或药用的部分,也就是地下块茎称为“山药”。 薯蓣 薯蓣是个雌雄异株的植物,就是有雄株雌株之分。雄株只开雄花并提供花粉,雌株只开雌花并结果,而薯蓣的传粉则专属可爱的昆虫蓟马。 薯蓣雄株、雄花 薯蓣雌株、雌花、果实 薯蓣传粉昆虫---蓟马(图片引自网络) 《山海经》中提到的山药产地“景山”是现在的山西闻喜县。到了宋朝,有个叫苏颂的所著《本草图经》记载山药“生嵩山山谷”,而明朝朱棣皇帝所著《救荒本草》记载山药“生辉县太行山山野中”。明朝以后,河南山西交界的地区即古“怀庆府”地区(现在的河南温县、武陟县、博爱县等)栽培的山药被认为质量最佳,如《本草蒙筌》记载“南北郡倶产,惟怀庆者独良”,《救荒本草》记载“怀孟间产者入药最佳”。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最佳之说,指的是药用的山药。现在河南温县一带的山药仍然是我国药材山药的最主要的生产地,并大量出口到香港、东南亚一带。 薯蓣块茎--山药 中国最早的药典,汉朝的《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这样的描述,使得山药成为追捧的道家服食药饵、民间养生佳品,直至今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山药含有的粘多糖成分,确实具有十分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印证了从古到今,山药一直是古方治疗“消渴”(糖尿病)的重要药材。 山药药材;上图的叫“毛山”,下图的叫“光山”(经过搓整)(光山图片引自网络) 从敦煌莫高窟发掘的史料“神仙粥”记载,到现代药食同源的应用,我国食用山药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年。朱熹诗曰“欲赋玉延无好语,羞论蜂蜜与羊羹”;宋代诗人陆游专著《服山药甜羹》,云“老住湖边一把茅,时沽村酒具山药;从此八珍俱避舍,天苏陀味属甜羹。”都极其赞美山药所做的食品的美味。 红枣山药泥 市场上可看到铁棍山药、水山药、长白山药、花籽山药、五指山药等菜用山药,均是山药的不同品种,其中铁棍山药最为著名。《本草图经》最早记载铁棍山药:“生嵩山山谷,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食之尤益于人胜于家种者”,其后被当地人零星栽种,清朝中后期河南开始大规模种植。我们在很多年前的品种调查中发现,真正的铁棍山药应该早已绝迹,现在市场上的“铁棍山药”是近年来从山药种质中重新筛选出的、具有特别细长的块茎和较高淀粉含量的品种。 现代铁棍山药 还有一些常见的、原植物不是薯蓣但也以山药冠名的种类,如紫山药、野山药、淮山药。 紫山药即紫皮紫芯的山药,有极高含量的花青素。《图经本草》描述的“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枚可重斤余…,彼土人单呼为藷”、《植物名实图考》描述的“江西、湖南有一种扁阔者俗称脚板薯”,指的都是这个和山药近缘的紫山药,植物名参薯(D.alataL.)。参薯古老起源于热带亚洲,它还有个为大家熟知的名字叫“香芋”,原色原香,是冰淇淋、牛奶、饼干等重要的调味调色料,所以真正的“香芋”不是芋头类植物,而是山药类植物。 紫山药(参薯) 参薯 参薯珠芽 旧时的海南、广东、广西的《南宁府志》、《琼山县志》、《番禺县志》、《石城县志》、《高要县志》、《漳埔县志》等,记载了多种南方的山药种类,其中提到的鹅卵薯、铃薯薯极有可能是现在海南岛、广东南部栽培的甘薯(又叫甜薯、毛薯、甜山药,D.esculenta(Loureiro)Burkill),不过千万当心,这个甘薯不是旋花科植物甘薯(我们通常称为山芋)的东西,为怕混淆,我们还是把薯蓣科的甘薯称为甜薯。甜薯和山药虽同属薯蓣科,但亲缘关系稍远,它和山药不同的是块茎象马铃薯,一窝多个圆球,产量很高,而且甜度远高于山药,因此叫甜薯。海南岛著名的小吃“毛薯羹”,原料就是甜薯,近年来江南一带市场上也出现的野山药或者毛薯,其实也是甜薯。 甜薯(甘薯、毛薯) 甜薯 甜薯雌株:雌花、果实 市场上的野山药(甜薯) 说到野山药,其实真正的野山药是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的日本薯蓣(D.japonicaThunb.),《本草图经》曾记载“狂风藤,江西赣南山中有之,赭根绿茎,蔓生柔苒,参差生叶,长柄细韧,似山药叶而长,仅有直纹数道”,这完全就是日本薯蓣的形态描述。日本薯蓣和山药十分相似,但块茎比较细小,民间将其药用,也有作粮食或蔬菜食用。 日本薯蓣(野山药) 日本薯蓣雌株:果实 南方诸省还有一批叫“淮山”的东西,原植物虽然都是薯蓣科植物,但种类各个不同,比如福建“淮山”是褐苞薯蓣(D.persimilisPrainBurkill)、广东“淮山”是山薯(D.fordiiPrainBurkill)、广西“淮山”是无翅参薯(D.exalataC.T.TingM.C.Chang),只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的块茎都可以当粮食或蔬菜吃,并且在形态上和山药基本一样。 褐苞薯蓣(福建淮山) 山薯(广东淮山) 无翅参薯(广西淮山) “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元人王冕不仅十分准确描绘了山药的姿态,而且对于以山药为料所做的美食大加赞赏。块茎既可食,藤间叶腋珠芽亦可食,号“山药蛋”(不是土豆),可煮粥可蒸食可做糖葫芦。 薯蓣珠芽 薯蓣珠芽冰糖葫芦(图片引自网络)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已是冬日,夜更长;山药也滋满了春的芳香、夏的雨露、秋的精华,完成了一年的生活史,收获上市。该是进食山药的季节了! 悠家,修行草木之魂 悠家时光/草木集/悠家修心/悠家后院 联系我们:Hongxiutianxiangnj;hang-liuyueniu 六月牛如果喜欢,请鼓励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白癜风偏方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ry/3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树上的土豆,常被当成何首乌,味道
- 下一篇文章: 这外来入侵水果,人称巨型荔枝,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