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中医沈氏肿瘤处方经
沈汉澄教授、主任医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获得者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本人从医52年,半个世纪来医院防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发展。我也学习中医来丰富自己治疗肿瘤的能力,并在大量临床实践中领悟出了开好中药方的思路。我的体会是15个字的三字经:先认病、细分期、明兼症、再辩证、作处方、取得了好疗效。 先认病有病始有症,而证必附于病,若舍病谈症,则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先认病就是中医‘四针’信息,全面收集病人症状、诊断、治疗情况、疗效反应,这是立法遣方之起点依据。中医认为肿瘤是邪毒积聚、毒发五脏、虚实夹杂的全身病症。现代医学证实了这种认识,认为是有着异质性的全身疾病,具有多基因、多因素、多阶段、多器官、多部位、多病理及不可控性、浸润性、复发性、转移性、难治性的特点,这些决定了癌症症候类型复杂与多样,它不同于内科其它疾病。它的治疗要根据不同肿瘤病理、分期、部位而选择不同治疗手段,治疗方案、方式较多,各种治疗带来副反应也不一样,涉及各科。先认病,就是要认识以上特殊性,该手术的一定要手术,能放化疗的一定要放化疗,能中医药辅助治疗的一定要辅助治疗,能中西医结合最好。认病,就是为了能寻找协同治疗的其他手段,防止误治,不让病人失去最适应最有效方法,认病,就是寻找中医药在治疗阶段及多学科协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达到中医药调治目的: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力,增效减毒,杀伤癌细胞:减少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凸显中国特色的肿瘤综合治疗的优势,凸显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细分期分期是诊治过程的第二步,为治疗找规矩,西医对癌症有早、中、晚之分,以早、中、晚决定治疗手段。中医也有与之相对应分期认识及治法。癌之初期,正气的抗癌能力强于癌毒的致病力,癌毒深伏及扩散趋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此时是扶正袪邪最好时机。可惜这时临床常常无证可辨。中医每每不能发现,随着正气的耗散,正虚进一步加重,癌毒的致病力超过正气的抗病力,疾病进展,出现了病症,进入中期。中期乃邪渐盛,正日虚,治疗则以攻补兼施,一般攻多补少,以配合西医翼邪去正安。而至晚期,邪因毒而邸张,邪毒淫溢,流散四方,正气大虚,此时中医则以调补阴阳,循证处方,以改善症状来舒缓病人。另外一类病人是手术后,放、化疗后病人,这类病人由于心、肝、脾、肺、肾因治疗而五脏俱伤,中医乃以和五脏六腑为主。同时还应承担防复发,防转移的重任。这些病人与《灵枢.百病始生》记载“传舍”相仿,乃要“补不足,损有余”攻补兼施,补中寓攻,养正除积。 明兼症癌症是标本关系比较复杂的一类疾病,兼症是困扰病人的病痛,明兼症就是要明了患者的夹杂症。如癌性发热,出血,白细胞下降、贫血、癌痛、乏力、睡眠障碍、纳差。腹泻,便秘、胸水、腹水、气急、咳嗽等等。还有放化疗造成的并发症、后遗症、甚至一些慢性病症及老年病也要兼顾治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缓其所急,缓及所苦。可大大提高病人对癌症治疗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克服某些心理障碍,也使家属得到一些舒缓,同时还能提高病人对中医药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生的信任。 再辩证辩证是中医的理论特色,临床优势,是个体化治疗的根本。辩证是处方核心,它确定方剂的核心组成药物。 中医辩证认为“癌毒”是癌病的特异性致病因子,病始于无形之气,继成为有形之质。气不布津而痰凝,气结血阻而成瘀,郁毒和痰淤互相搏结而成形,终至损正致虚,癌毒在致虚之处留着而滋生与相关脏腑亲和而增长、复发、转移。故中医对肿瘤基本辩证,在于“痰凝、淤血、热毒、虚损”,“痰”“瘀”“毒”“虚”四个字诶中医界对癌病病机共识,不过随体质、病邪、病位而从化、表现证类多多,有时以虚为主,有时以实为主,又要考虑到间夹病症及脾胃功能的保护,故中医在肿瘤证型分型上即使同种肿瘤各家也不统一,然而以四大基本证型为常,即“痰湿凝气、气滞血瘀、热度内蕴、正气不足”。由此化生而来四大治法统领着肿瘤治疗。即“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这四大治法可一法独施或诸法并举。 作处方通过以上辩病、辩证双轨进行,最后落实到处方,鉴于肿瘤是难治病之典型,多脏同病,多证交错,虚实夹杂,因果互动,病势复杂多变。国医大师周仲瑛曾撰文认为复法大方是治疗肿瘤的基本对策,他还指出复法大方一般有3-4种,组方用药一般在15味以上至30味左右,可选择一、二个大方为基础,复入小方处理多个环节,选择经验药对增效。多种药便于针对多病因、多证侯、复杂性癌症的治疗,发挥多靶点治疗作用。本人的经验常以经方“人参养荣汤”、“四君子汤”、“仙方活命饮”,经方“健血合剂”(本人准字号新药方)为基础,选择经现代药理证实有某一作用或长期民间流传经验药方为辅。(本人辩证、辨病常选药物见附件),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佐于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及健脾助胃灵活取舍,多方合一,互助互补,做的攻补兼施、攻不损正,补不助邪。处方注意过度治疗,如常用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山豆根、半边莲、龙葵、鱼腥草等均为苦寒清热解毒药有损脾胃不宜久用。对伤正泻下药及耗气伤津辛苦药也不宜久用。阴虚火旺者不宜用参、芪、术、肉苁蓉、仙灵脾、补骨脂等,否则会助热伤阴。尽量不用有大毒的药如马钱子、黄药子。对有毒虫类药及有毒草药也要谨慎,根据中医理论所主病症,加以权衡取舍,如炮山甲、土鳖虫长于活血祛瘀、僵蚕长于祛风痰而散结;蜂房祛风止痛;地龙清热通络;蟾皮拔毒消恶疮;蜣螂攻瘀散通结,这些虫类药为肿瘤方中常用药,确有抑癌作用,然毕竟有毒者诸多,必须严谨对待,选证用之,并宜“衰其大半而止”或间隙性、交替佐用,慎防伤肝损肾,有些药需要用时须经特殊炮制,如酒炒黄药子,或配解毒之品如甘草,红豆杉配石斛解毒等,因为肿瘤病人服用时长,安全有效是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处方中还要注意脉象,凡见脉浮、洪、大、数、弦、滑、饱满、有力、紧滞的要注意宣通;凡脉见微细、小、弱、无力的治宜注意扶正,至于舌诊,经我观察大多数肿瘤病人及康复期病人呈正常苔即薄白苔或少苔,少部分呈光剥无苔,舌苔厚腻表示湿浊者也不多。舌质以淡白居多,表示脏腑气血亏虚,正气不足;舌红是肺胃津伤,气阴两亏;舌面瘀斑,气滞血瘀。以上这些均提供我们处方时参考。 本文作者:沈汉澄 主任中医师/教授从事肿瘤诊治5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先后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癌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浙江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化疗专业委员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中西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癌症康复学会副会长等职责。 从医多年来,不断革新、改进疗法,擅长兼容并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中医、西医结合施治,病理、心理治疗配合进行,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精通肿瘤诊断及治疗,尤擅长对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大肠癌、甲状腺肿瘤中西药物治疗。 杭州中卫中医医院 杭州中卫中医医院,是浙江省唯一的中医医院,医院标准。目前,医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会员单位、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医院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杭玻街号,坐落于杭州半山脚下、洄龙湖畔,占地面积10亩。依山傍水的优美自然环境衬托下,医院得天独厚,舒适温馨。 医院整体呈中式风格,蕴涵古典风韵,彰显中医文化。病房宽敞舒适,整洁明亮,设施齐备。医院设有7个病区,开放床位张,其中,普通病房95间,每间2个床位;vip病房10间,每间1个床位。 回复“专家”,查看中卫坐诊中医专家 回复“康复”,查看中卫中医康复中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ry/1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肿瘤君,和解吧
- 下一篇文章: 分享为何世界一半肝癌患者在中国真相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