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龙斌

中医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医疗事业中不可或缺。自年龙胆泻肝丸事件后,中药的毒副作用,特别是肝损害,为中医药的安全性带来质疑与争议。针对一些临床导致肝损频率高的药物,国家有关部门也迅速出台相关规定对其使用范围明确限制。

我们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期对中药肝损害进行正确评估,为临床中医师的临床诊疗应用提供参考。

药物的误用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药物本有四气五味之药性,用于疾病便是以药物之偏性纠正病人疾病之偏性,而临床不乏许多西医师在缺乏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见是病用是药,而不辨药物与人体寒热温凉之相互关系,便很容易导致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也包括肝损害。

药物的配伍不当

中药的配伍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相畏、相杀的中药配伍均能减轻药物毒性,如半夏畏生姜,绿豆杀巴豆毒等。相反的中药合用,则增加药物毒性,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现代研究在吸取了古代医家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创新来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如黄药子配伍当归,苍耳子配伍黄芪,紫菀配伍款冬等。

而一些病人私自服用中药,或听信偏方,则易导致用药不规范,不知调节药物的配伍,也加大了肝损害的风险。

药材品质问题

药材的品质问题包含了药物的炮制以及药物真假性两个方面。中药炮制减毒的方法有纯净药材、漂洗、加辅料浸泡、闷润、水飞、清炒、加辅料炒、炙、锻、煨、煮、蒸、炖、燀、淬、制霜、精制、药拌等。

药物的煎煮问题

对于一些有毒药物,常常需要采用先煎的方式来降低其毒性,发挥其疗效。如乌头、附子、商陆等,要先煎、久煎1~2小时,方能减毒。然而实际生活中,少部分患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达到这样的煎药标准,故而增加了药物毒副作用。

临床医生认识不足

如今中药的肝损害已经是一个热门的







































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ry/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