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泗安麻风病博物馆

他们曾经分别是三个麻风村的最后一个村民。

如今,他们不再孤独寂寞,不再担心生活窘迫,不再有医疗的后顾之忧。这一切都源于泗安的爱心托养行动。

来到泗安,杨四妹做了截肢手术,免除了腿部继续恶化的状况,随着营养补充、医疗护理、亲情回归(端午这一天,她的6医院探望,这是60年来从未有过的)和志愿者关爱。她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健康,比之第一次在野湖见到的杨四妹完全判若两人。

来到泗安,黎子良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张金励常常和他促膝谈心;廖康其是他的室友,他说,黎子良喜欢夜聊,能聊到半夜12点;黎子良擅长竹编,还向何柱洪传授了竹编技艺,被村民们尊称为“师傅”;他最大的欣慰就是医治了眼睛,恢复了每况愈下的视力,下一步还会治疗另一只失明的眼睛。

来到泗安,郭增添开始努力戒烟,正在彻底检查身体,治疗肺气肿。他用从学生那里偷学来的普通话,开始认识更多村民和学生。他很开心,每次见到他,都是笑容满面的。

同是最后留村者,相逢一笑泗安情

端午期间,黎子良、郭增添和廖康其在“妇女主任”和“泗安司机”(郭增添语)的陪同下,医院探望了已经完成截肢手术的杨四妹。

他们都不是大人物,然而,这次相聚却是历史性的。

从右到左分别是:第一个来到泗安的信宜东镇康复村的黎子良,第二个来到泗安的平远野湖康复村的杨四妹,第三个来到泗安的大埔(洲瑞)大坪康复村的郭增添。

因为泗安,让这三个素不相识的麻风病康复老人相聚在一起。最有意义的是,这三个老人都是所在康复村最后一位常住村民,他们的离开,代表着三个麻风康复村走向终结,泗安的村民来源上也从此多了三个偏远村庄。

廖康其的老婆精心照顾杨四妹。杨四妹一再说,这个阿姨太好了

在车上,廖医院护理杨四妹的护工(廖康其的老婆):“杨四妹情况如何?”

“她精神比我都好。”他老婆回答。

廖康其开玩笑说:“那就让她照顾你”

郭增添和杨四妹一见如故,他们有好几个共同点:都是最后村民,同属梅州客家,二者全都无牙……

康复者廖康其和他老婆。

一个在泗安康复中心护理卧床老人,医院照顾做了手术的杨四妹。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大女儿已经在泗安东城门诊实习,一家三口,都在做同一件事。他们的故事下一步我会认真写出来。

郭增添眼中的妇女主任对老人家特别友善。

午餐选择在东城一家大酒楼

已经在泗安吃过饭的郭增添继续品尝东莞美食

为了让无牙的郭增添吃好,点菜尽量点软的,比如:豆腐煲、鱼片粥、萝卜糕……

第一次乘坐观光梯下楼

黎子良腿有残疾,为了让他少走路,去住院部时乘坐电瓶车,去酒楼时乘观光电梯。如此算来,一天总行程不足百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x/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