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药物代谢酶CYP与中药肝毒性的
肝脏药物代谢酶CYP与中药肝毒性的关系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年8月 第41卷第15期 作者 侯健,孙娥,宋捷,杨蕾,张振海,宁青,贾晓斌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 江苏大学药学院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药代谢研究新方法、新技术的出现,中药代谢与细胞色素P的关系也渐渐被揭示。 通过对药物代谢酶P的研究可以预测中药的毒副作用,探索中药配伍与减毒增效的关系。 该文对CYP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代谢中的机制以及CYP与中药肝毒性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典型中药对CYP的调控作用,以期为中药的合理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中药;肝毒性;细胞色素P 正文 中医药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作为补充和替代医学,正逐渐被西方世界认可,中草药的销量在国际医药和食品保健市场上也呈递增趋势。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猛发展,诸多疑难病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 但在治疗过程中,中药产生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肝脏,已经成为药源性损伤最主要的靶器官之一。 据统计,在能导致药源性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药约占45.43%,位居榜首[1]。 近年来,随着非传统肝毒性中药,诸如淫羊藿、柴胡、何首乌、决明子、大黄等药材肝毒性问题的出现,中药肝损伤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目前判断肝损伤药源主要是通过患者提供用药史并根据医生的判断,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 但由于中药多为复方用药,且在临床上广泛存在中西药联用的情况,这使中药肝损伤的诊断确认尤为困难,再加上普遍存在“非西即中”的错误诊断思想,严重影响了中药肝损伤客观的辨识。 因此,中药肝损伤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药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也给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阻碍[2]。 要了解中药肝损伤的机制,首先要明确中药在肝脏代谢中的过程。 中药作为外源性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其毒性成分为中药原型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两类。 药物在肝脏中主要在以细胞色素P为核心的单加氧酶系的作用下,进行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将药物代谢并转化为极性化合物,最终排出体外。 因此,CYP酶系的活性直接影响中药的代谢速率和代谢过程[3]。 本文总结了肝脏药物代谢酶CYP在药物代谢中的机制以及CYP与中药肝毒性的关系,并列举了典型中药对CYP的调控作用,以期为中药的合理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内容由凡默谷小编查阅文献选取,排版与编辑为原创。如转载,请尊重劳动成果,注明来源于凡默谷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x/4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李可临证旨要之二十养正消积治肿瘤
- 下一篇文章: 每天帮助你掌握4个科目必考点6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