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三肝,看这里
所谓“三肝”,即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 肝脏是人体解毒的“总部”,然而,因为人们护肝知识、理念的欠缺,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们生活日益变好的同时,肝脏却变得越来越脆弱,各类肝病、肝癌的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 一 “三肝”盯上了中国人 说到肝病,很多人会一下子想到肝炎、肝癌。其实,除了这两种肝病外,“三肝”以及并发症也应受到人们的同等重视。
所谓三肝,是我们对脂肪肝、酒精肝和药物性肝损伤的统称。“三肝”在我国非常常见。有数据显示: 中国脂肪肝患者约一亿两千万,脂肪肝已超过乙肝,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 酒精性肝病逐年增多,近7年间,我国因大量长期饮烈性白酒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上升了28.5倍; 就药肝而言,一般人群中1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中国肝病的现状是,传染性肝病逐步被控制,而三肝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提高,离每个普通人越来越近了。 三肝的发病机理各有不同。 脂肪肝是由于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引起; 酒精肝是“喝出来的”; 药肝则是长期吃药或滥用”补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 二 好日子带来脂肪肝
作为国人的头号肝病,脂肪肝令读者们耳熟能详。脂肪肝的起因主要是因为肝细胞的变性和脂肪的沉积,进而造成肝脏细胞的病理性改变。 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为,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0岁及腹型肥胖者。脂肪肝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往往“祸不单行”,通常会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系列慢性病。在西方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脂肪肝患者,这种疾病还有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在医院中,十来岁的脂肪肝小患者屡见不鲜。 脂肪肝的治疗主要是注意生活方式和服用药物,饮食控制十分重要,保持适当的营养但不能过度,特别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更要限制,要绝对戒酒,因为酒精能加重脂肪肝。 此外,应该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但不要盲目减肥。如患有慢性肝炎,在肝功能异常时不要过分补充营养,因为慢肝患者由于不适当的“食补”,会诱发或加重脂肪肝病变。 三 药肝,千万别大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吃药多了,药力重了,肝脏也有喘不过气的时候。所谓的吃药伤肝,我们称为药物性肝损伤。所有的药物都是经过肝脏代谢,肝脏自然是药物性损伤的“重灾区”。 可能伤肝的药物中,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物、化疗药物等; 某些中草药,比较常见的有:何首乌、雷公藤、蜈蚣粉、斑蝥、雄黄、冬青叶、四季青、黄芩、石榴皮、苍耳子、虎杖、石榴皮、黄药子、马兜铃、汉防己等。 此外,滥用保健品、减肥药以及一些治疗关节炎、乳腺增生的药物,也可能“伤肝”。 四 酒精肝,头号“应酬病”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人们在一次次觥筹交错中,喝出了交情,喝出了买卖,却也不知不觉喝走了健康。而酒精肝,正是喝出来的“应酬病”。饮酒过量对健康不利,其毒性作用累及全身主要脏器,对肝脏影响尤其大。 据统计,中国目前白酒消费群大约3亿人,年实际消费量在万吨左右。但专家的观点是,中国人对白酒是“糊涂的爱,说也说不清楚”。 酒精在体内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中代谢。 如果每日饮酒量含80克以下酒精时,一般不会发生酒精性肝病; 如果每日摄入80-克酒精时,则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 如果每日摄入超过克则增加25倍; 如果持续饮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克,则33%嗜酒者发生酒精肝炎,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而这些病人会有一部分转化为肝癌。 牡丹籽油 牡丹籽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是已知食用油中营养价值较高,成份结构较合理的。牡丹籽油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超过橄榄油、茶油等,多项指标也都高于其他油种。 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所占比例为23.34%,亚油酸是组成细胞膜的原材料,有强化新陈代谢,增强细胞膜活力的功能,对保护我们的肝脏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在喝酒前可以内服少许牡丹籽油,形成有效的保护膜保护胃、肠和肝脏。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x/3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实用土方,里面的方子都是一个老中医
- 下一篇文章: 围观老年人用药有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