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舌尖3健康风险巨大胡乱药膳食
点击上面蓝色字,即可免费收阅正商参考。 By正商参考(最好的财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经信息,深度解读政经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号:zsnc-ok 转载自凤凰WEEKLY ID:phoenixweekly 作者 曾鼎编辑 金快乐 作为一档影响力巨大、素有口碑的节目,鼓吹药食同源、饮食养生的同时,却没有提醒人们,如此饮食可能产生巨大风险。 看到《舌尖上的中国3》这一集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这个节目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了。 以“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为主题的第4集,不遗余力地鼓吹药食同源,饮食养生,不仅捏造诸多毫无根据的论断,更要命的是,毫不谈及这背后的健康风险,可能造成的恶果连连。 黄瓜提高免疫力? 最开始出现在这一集的食物是蓑衣黄瓜,然后,解说词就给出结论:黄瓜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或许你已经看过不少养生节目,但可能还是继绿豆、茄子之后,第一次听到给黄瓜这么高的评价。 这样的论断,依据从何而来,节目组没有解释。也许是无中生有,也许是捕风捉影。 根据我做过的科学报道,接触过的流言,能想到的一个简单逻辑是:编导也许是看到哪条科学新闻,把像黄瓜这类食物里的某一丁点营养成分,与该成分在实验室或者小鼠身上展现出来的可能效果,混作一谈。 总之,解说词脑洞一开,挂构成“食物治病”的美谈。至于什么成分、剂量和有效性的关联,动物实验和人体实践的区别,通通省略。可问题是,你又不是商家,何来推销自信? 这跟张悟本的绿豆汤治百病,又有什么区别? 药食同源的鱼腥草 可能损害肾脏 在舌尖3这部片子里,各种养生神论都冒出来了。连食物原材料,也弄出个元气。 元气是什么?生物和化学书里有介绍过吗?补了它可以延年益寿吗? 这位豆瓣网友就说了:为什么总是要补气啊?我又不是轮胎。 舌尖3里类似的纰漏和玄学论述,比比皆是。 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是舌尖上的养生堂。 节目里的传统食物和食疗方子,为了包装它们的健康效果,用上了“免疫力”这样的现代词汇。一些明明可以自愈的疾病,其治疗功效,也推给了一些在当地民间流行的茶饮。 如果只是夸大功效的食疗,那也就罢了。可事实上,药膳同源,食疗其实也是有风险的。这一点却在舌尖3的剧里避而不谈。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药就是药,食就是食。你要是有病,就治病。你要是没病,就别乱吃药。 药食同源的这些原料,或许可以认为,它们处在药和食的两端光谱的中间地段。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那么,药食同源可能就是处在灰色的地带。 可是,灰色地带,问题也重重。 比如,舌尖3里鼓吹鱼腥草,说它“补养身心”,可是近年来,随着中草药曝出的肾病问题,这味食物也被怀疑跟肾脏损害有关系。 鱼腥草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甚为风靡,但它其实含有一种叫“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可能损害肾脏。 马兜铃酸是已知最强的致癌物之一,有肾毒性,并可以导致肾癌等多种癌症。马兜铃酸进入人体,会代谢生成马兜铃内酰胺。尽管鱼腥草所含的集中马兜铃内酰胺,跟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大的那种马兜铃内酰胺不同,但它们的毒性机理可能类似。 如果一味地鼓吹鱼腥草的好处,当做食疗药膳天天进补,那么吃出问题来了,谁负责?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句俗语叫:是药三分毒。 既然药食同源,那这些可为药的食,是不是也隐藏着三分毒?我们又该如何控制这些“药食”的摄入,对它的安全和有效性做到可控? 这其实是一段混乱的光谱。 对于食物,人们追求的是,填饱肚子,满足味蕾。对于药物,人们追求的是,治病救命,保障健康。 我们如果对这种药食同源的疗效抱以期望,那么也要准备好因为难以把控而品尝恶果。 给痛风父亲煲肉汤 不怕嘌呤加剧痛风? 药食同源,胡乱吃出的恶果,其实在舌尖3里也若隐若现。 很多人都知道,老火汤里嘌呤高,长期食用可引起痛风。这几乎算是医学常识了。 片子里有位煲汤的广东女性,她的父亲痛风。而痛风嘌呤高,其父亲居然还在考虑喝煲了三个小时的肉汤。这可能加重病情。 事实上,这种痛风的起因可能就是因为喝汤太多,嘌呤太高引起。 草药煲汤、凉茶泛滥的地方 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南方地区迷恋传统草药煲汤的问题不止于此。随着很多中草药被发现可能损害肾脏,像广东省的肾脏发病率长期排名全国前列,就被怀疑可能跟中草药煲汤,以及凉茶泛滥有关。 台湾地区的民众同样热衷药膳跟食疗,甚至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其传统医学观念影响深远,且没有受过政治运动的冲击,中医也被纳入全民健保系统,民众接触中草药广泛。 很可能就是因此,台湾的肾病发病率高发,才成为“世界洗肾之都”。 然而,舌尖3的这一集一直热衷介绍“药食同源”,但关于毒性和风险,却一个字都没有提。 这一集里隆重推出了“草药炖猪脚”,但在网上一搜就可以发现,除去像当归这样用得广泛的食材,很多地方,民间食用另类的“草药猪脚”,而中毒已经成为高发现象。 这种药膳中毒的情况还有很多。每逢秋冬,云南部分地区有在食品中添加自种的草乌、附片等乌头碱类中药进补的传统,近年来曾发生多起中毒事件。 据新闻报道,年9月8日,云南省宾川县村民邀请亲朋食用草乌炖猪脚,导致27人中毒,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年秋冬季节昆明有25人食用草乌中毒,云南省就此专门发布过药膳中毒预警。 乱吃药膳可能导致肝衰竭 甚至迅速丧命 这样的悲剧,有些是坊间未能正确使用或者滥用导致,有些则是无法识别准确的中草药,误用其他药材引起。 舌尖3这部片子自己也犯了这样的错误:把有毒的植物搬上了餐桌。网友指出,舌尖3当中一集,把有毒的南天竹(南天竺)剪下来放在餐桌上。 我过去做《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报道的时候,曾听很多肝病医生谈起类似的例子。比如,拿一味叫“土三七”的中草药泡酒,吃出一种特有的严重肝病:肝窦阻塞综合征。这种肝病的住院死亡率超过10%。绝大部分病例是患者喜欢用土三七泡酒,并长期饮用导致。 更广泛的,比如号称能够乌发的何首乌,作为药膳的后果。何首乌煲鸡汤的方子,网上到处都是。在传统医学的认知里,何首乌的毒副作用一度长期不为人知。 由于坊间传言何首乌能够乌发,进补,或延年益寿,很多人喜欢用它来煲汤,碰上像孕妇生产,或者白发者求药的情况,更是肆无忌惮地食用。 然而,分辨不清楚生首乌和制首乌,胡乱食用,这种药膳的后果是,可能导致吃出严重的肝损害,最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急性肝衰竭,迅速丧命。 这种情况,在迷恋中草药的台湾地区也时有发生。 就在刚过去的年年末,台湾媒体还报道,冬令进补食材何首乌多年来竟未经台湾的“卫福部”核准用于食品,而坊间的何首乌鸡汤餐厅和宅配熟食包,都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 台湾卫生部门的中医药司科长陈聘琪指出,何首乌用于食补前须经炮制,否则吃下肚恐腹泻、腹痛,加上何首乌与具肝毒性的中药黄药子外观相似,误用风险高,因此未将何首乌纳入得提供食品使用中药材。 现在考虑到民间传统和食补需求,台湾的专家会议一直在研究如何开放何首乌用于药膳。问题是,如何有限度地开放何首乌用于药膳,比如适用哪些料理、剂量多少,这些细节都有待评估。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舌尖3大肆宣扬食补观点,真就不能忍了。 作为一档影响力巨大、素有口碑的节目,有多少观众能够判断它是不是信口胡说?又有多少不明真相的观众可能因此盲目食补? 片子里的所谓药食同源,一些食材疗效有什么文献依据?有什么实验依据?它并没有给出,看上去只不过依据坊间传言,道听途说的东西。 更令人担心的,就是上面反复提到的食用风险了。热捧“药食同源”,“乡野草药融入家常便饭”等观念,却毫不提及安全风险,这难道是要鼓励食客们去当试药的小白鼠吗? 内容转载自 凤凰WEEKLY了解更多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x/1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偏方一定慎用
- 下一篇文章: 警惕不知不觉间,它们悄悄地毁了你的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