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吃感冒药可能会引发肾衰

专家提醒:自行随意的“叠加服用感冒药”,会使一部分患者会造成肾损伤,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竭。

在非处方感冒药中,新康泰克、泰诺、日夜百服咛、白加黑感冒片等,均含有麻黄碱成分。而麻黄碱是一种拟肾上腺药物,能兴奋交感神经,用药过量时,容易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神经过敏、震颤等症状,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洋地黄治疗患者,可引起意外的心律紊乱。

老年人、前列腺肥大患者,服用麻黄碱类药物过多,可引起排尿困难。凡是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病人,即使服用非处方感冒药,也最好咨询医生。

二、滥用抑酸药,加重肾损伤

美国圣路易斯医疗保健系统的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滥用抑制胃酸的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可能会加快肾病的进展。研究者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事业部数据库中,使用PPI治疗的共计4万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长期滥用PPI的患者,其不良性肾病结局的总发生率为66.%.

这项发表在《国际肾脏》杂志的研究提醒,奥美拉唑等PPI虽然可以不经医生处方即可购买,但对于有基础病的患者,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三、慎吃药防肾脏早衰

“是药三分毒”,确实有很多药物有较大的肾毒性,专家提醒: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要谨慎用药,严格遵医嘱吃药,不可擅自加量,更要注意服药禁忌。

常用药物中,比如抗生素,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即沙星类)、磺胺类、氨基糖甙类等,其中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肾毒性最大。又比如消炎镇痛类,长期大量服用,往往会引起肾脏间质的病变,形成“止痛剂性肾炎”,最后可发展为肾衰竭。

中草药引起的肾损伤,也是大家值得注意。有数据称占所有药物性肾损伤的六成。主要是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其中以马兜铃、斑蝥、雷公藤、钩吻、山慈姑、关木通、山豆根、鱼胆、泽泻的肾毒性最大。中草药引起的肾损伤,损害的不仅是肾小管,还可导致肾间质病变。

四、这些药小儿不宜用

事实上许多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所以儿童用药更要谨慎,家长需警惕以下几种伤肾药物。

.肾毒性中药和不明成分的凉茶

凉茶含有多种中药,家长常常不知其成分。特别是有些家长,一到夏天就盲目给孩子喝凉茶解暑降火,这样可能带来危险。此外,临床上也有不少家长滥用中药偏方导致孩子肾衰竭的案例。

研究发现,约40种马兜铃酸药材可引起马兜铃酸肾病,常用的包括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关木通、寻骨风、朱砂莲、细辛等。

另外,雷公藤、钩吻、黄药子、苍耳子、川乌、草乌、斑蝥、鱼胆、螟蚣、罂粟壳、芫花、芫花根、闹羊花根、山慈姑、牵牛子、腊梅根、朱砂、砒霜、雄黄、苦楝皮、天花粉、金樱根、贝母、土荆芥、巴豆、使君子、大枫子、狼毒等中药材,可引起多种急慢性肾脏损害,属于肾毒性中药。

2.消炎痛、安乃近等解热镇痛药

吲哚美辛(消炎痛)、氨非呶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等解热镇痛药不适合儿童使用。

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乙酰氨基酚,3岁以下儿童慎用。儿童服用感冒通(含双氯芬酸钠)可引起血尿,因此不宜使用。

对于新生儿发热,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烧,应以物理降温为主;个月~3个月的婴儿,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治疗;3个月以上的幼儿,发烧到38.5℃以上,可以使用布洛芬、美林等退热药,较为安全。

3.个别抗生素

第一代头孢药(头孢拉定等),肾毒性较大,儿童应慎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连续使用易造成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损害,2岁以下儿童禁用。磺胺类抗生素对于易感儿童可有肾脏损害,有血尿、结晶尿及肾功能衰竭的危险。

转载仅作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以扫描上方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x/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