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过好这一生,懂得这三点就够了
白癜风优惠政策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71023/5782172.html 慈怀观 慈怀读书会推出全新栏目“慈怀观”: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解世间迷局,洞世事学问,察人性之美,明人情道理。让我们不仅仅是观世界,更是观内心,用心灵去洞察,用心灵去过更好的生活,达到通透明了的人生境界。 本栏目周六周日更新,大家有任何的建议,皆可留言提出。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高梦朗诵 欧阳修说: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葛洪也说: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别林斯基甚至说: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人类历史上,学,被看作是一件头等大事。 《论语》开篇就是“学而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 但其实,学习有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学习的第一重境界: 什么是学?做人做事,都是学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孝顺父母,好好工作,言而有信,做人谨慎,和别人相处有爱,还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学历,也是有学问的。 这就是学习的第一重境界,知道学习的是什么,除了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世。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有人问孔子:先生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的回答斩钉截铁:颜回。 颜回的好学,主要是他不迁怒,不贰过。 这两条非常值得肯定,因为很多人做不到。相反,我们常常见到:出了问题就怪别人。 不迁怒”,代表颜回情绪管理的很好,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把问题归咎于他人。 “不贰过”,是颜回懂得修正自己,有错懂得反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在一干弟子中,孔子最喜欢颜回。实际上,孔子真正欣赏的,并不是颜回有多么渊博的学识,而是他做人的学问和修为。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学习的第二重境界: 以人为镜,不断修正自己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是告诉我们:要向身边做得比我们好的人学习和看齐。更重要的是,看到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该反省,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学习的第二重境界就是,交良师益友,改自身缺点,不断变成更好的自己。 曾国藩说:“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一个人才能的高低,要看他的志趣。卑微的人与庸陋的旧规矩同流合污,越来越低微;高尚的人羡慕古圣先贤的光辉事迹,越来越高明。聪明和愚蠢,就这样区分开了。 曾国藩认为,身旁要有两三挚友,你一生的成败,全部关乎于朋友。 蒋介石曾评价曾国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但曾国藩也不是生下来就如此完美的,而是岁月的流逝中,不断完善自己。 在曾国藩的修身经验中,有一条是:借助朋友来监督自己。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一个人的自制力再强,也会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但如果有朋友监督着自己,战斗力可能就大不相同。 在曾国藩漫长的一生里,他习惯性将自己的日记送给朋友们阅读评点,以此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即使戎马倥偬中,他仍日记不辍,并且抄成副本,定期寄回家中,让自己的兄弟、儿子,朋友阅读并提出建议。 正是因为朋友亲友的督促,曾国藩才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最终成为完人。 想要学的好,我们就要向身边的高人看齐,修正自己的过失。 这个“高人”,可以是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听一段故事,甚至在大自然中有悟有感......最重要的是你能有所感悟,不断变成更好的自己。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学习的第三重境界: 有目标,有追求,知道人生的意义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并不认为自己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他有心中的道,内心有一杆称,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一以贯之,一通百通。 孟子曰:“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习的第三重境界就是:人生就是要有一项总是在追逐的东西,才能变得充实;而我们就是要有一样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才能最终得到解脱。 在生活中,有的人丢失了无关紧要的东西,知道去寻找,而自己的心丢失了却不知道去找回来。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学,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心。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句话正是形容《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查尔斯的。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却突然做出了令所有人诧异的举动:抛弃别子,离家出走。 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意志却更加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最终,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惊世杰作。 在查尔斯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住房四壁画了一幅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要将这幅画作付之一炬。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看见尘埃,有人看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为什么世上无数人会为毛姆笔下的故事动容? 因为查尔斯做了我们渴望做却做不了的事;因为我们没有,我们不能,所以我们震撼。 查尔斯找到了自己的星辰,自己的心,并且为了它拼尽一切。 人生的意义,学习的意义,不都是这样子吗? 所以孔子才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学,平时看书是学,在校念书是学,掌握一项技能也是学。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是为人处世之道。 人生漫漫长路,我们要学会找到我们的心,如果丢了,要把它找回来,好好安放。 钱穆先生在《历史与文化论丛》中讲到:婴孩一出世,就是一个人,但还不是我们理想中要做的一个人。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渐长大成人了,就认为满足;人仍该要自己做。 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这须自年幼即学起;即使已垂暮之年,仍当继续勉学、努力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做人功夫无止境。 学生在学校读书,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扔该学习修行做人的学问,所以学做人是永无止境的。 以上就是我们慈怀观今天分享的内容。 其实,关于如何学习,以及各种人生的问题,古人早就给出了答案。我们只要学习经典,撷取智慧,以指导现实生活。 《论语》是一部人生智慧全书,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人的经典。因此,慈怀推出《论语智慧》,它是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的研读栏目。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了解《论语智慧》的全部解读内容,收听更多精彩好书。 慈怀读书会重磅推出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含有“深读书房”、“每天听书”、“论语智慧”等丰富内容。在“精准”学习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点击下图进入 书友均有七天免费体验 ↓↓↓↓ 慈怀会员 给自己爱上读书的理由 慈怀兹心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j/8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吓跪了网红恐怖体验馆藤原鬼校5月1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