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吃了感冒药怎么聋了呢宝宝合理用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69919.html 是孩子行为错误 还是家长的粗心大意 究竟谁该为此事负责? ·写在前面· 央视的一则“妈妈,我吃了感冒药怎么聋了呢?”的公益广告,纷纷震住了多少的人心,视频中的孩子只有5、6岁的样子,原本将康、活泼、开朗的孩子就因为几颗感冒药就从此陷入了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孩子药物中毒原因多为误服。这意味着,药品的说明书对儿科用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数据统计,我国7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使用不合理的抗生素导致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 ▲错误用药酿成的惨剧 每年约有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逐年上升。 84.9%的家长给孩子用药时存在安全隐患;27.7%的家长表示,因为担心医嘱用量不够或太多,会自行调整用药剂量;72.5%的家长存在给孩子擅自停药的行为,超过三成的家长会擅自给孩子联合用药;19.8%的家长会将要溶于牛奶、糖水、饮料和粥汤中,给孩子服用;42.7%的家长会根据自己或亲友的经验给孩子用药;从中毒年龄来看,0到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到4岁儿童占比最大。因药致聋,这个药物就是抗生素中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当然,除了抗生素之外还有很多成年人使用的药物也不适合儿童人群。今天主要重点说说7大类抗生素,这7类抗生素是孩子通常情况下不推荐使用的。下面将每一个类别抗生素的使用风险分享出来。以下所说的风险,一般是全身给药,即口服或注射给药的方式;如果是局部使用,即滴眼液或软膏,另当别论。01 氯霉素类 对孩子造血系统有毒副作用,尤其是口服制剂,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过氯霉素的孩子,发生再障的风险是未使用的十几倍。氯霉素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以引起灰婴综合征。因此,除了化脓性脑膜炎外,在儿科使用已经非常有限。 02 四环素类 这类药物使用后,会选择性的沉积在孩子的牙齿和骨骼中,与这些部位的钙结合起来,引起牙釉质和骨质的发育不全,牙齿变黄并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03 利福霉素类 特别是利福平,对孩子的肝功能会有损害作用。儿童使用目前仅限于结核病、麻风病和特别严重又耐药的感染时,才联合用药使用它。 04 磺胺类 可引起孩子肝脏损害和肾脏损害,还会导致孩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此,磺胺类药物婴幼儿慎用,2月以下的禁用。比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或复方新诺明、甲氧苄氨嘧啶、丙磺舒等 05 喹诺酮类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幼年动物的负重关节的软骨发育,有破坏性作用,而关节的这部分是骨骼生长的发源地,也就是说会影响未来的身高。因此,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人群。比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等。 06 氨基糖苷类 这类药物有明确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在内耳外淋巴液中浓度超过其在其他组织中浓度的几百倍,而且一旦进入内耳,半衰期比其在血清中延长十几倍。耳毒性在大剂量使用时达到百分之四十多,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有效血清浓度和中毒浓度又非常的接近,很难控制毒性的不发生,特别是剂量过大、疗程较长的情况下。 因此,孩子应尽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仅在应用指征明确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使用时,才会用这类药物。如果使用了,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严密观察,医院还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因此,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作为儿科轻、中度感染和门急诊的一线用药。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或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07 林可酰胺类 这类药物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增强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用,应尽可能避免相互作用。因此,4岁以下孩子慎用,新生儿禁用。比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药物中毒中,80%以上儿童误服的现象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所以,请家长们一定做好以下几点: 给孩子用药,每一步都很重要,不要让悲剧重演,请给孩子合理用药。 宇博医疗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j/7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全中药别名表格版,中医必学
- 下一篇文章: 小儿肺炎该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