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科普是药三分毒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http://m.39.net/pf/bdfyy/ 中 药 是 药 三 分 毒 ? “是药三分毒” 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多少人能正确理解真正的含义呢? 今天我们来浅谈一下中药的“毒”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出自明代医家刘纯,原文出自《药治通法补遗》。从年代上看,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西药,此句中的“药”指中草药。这句话全文是“是药三分毒,唯开胃无毒,盖开胃者排毒也”。 《神农本草经》中将中药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主要是用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扶正补益;而中品具有补益及祛邪的功效,一般有小毒;下品则以除寒热、破积聚、祛实邪为主,一般是多毒,不宜久服。其实从上面的分类去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毒性,就是药物祛邪的能力,正如“以毒攻毒”之说,我们中医一般称之为“以偏纠偏”,就是运用药物的毒性、偏性,去纠正人体的偏性,机体的不平衡,如果用药医师辨证无误,那么这种“毒性”就是治疗疾病及调理身体的关键。 《黄帝内经》提及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意思就是说用大毒之药物,治愈六成,不可再用;一般的毒药,治愈七成,不可再用药;毒之药物,治愈八成,不可再用药;无毒之物,治愈九成,不可再用药。 药物只是辅力调节身体机能,不能长期依赖,中病艮止。如果过度地使用药物,那就会适得其反,所以中医强调根据症状、脉象、舌象等去辩证分析,同一个疾病,不同的状态,就使用不同的药物。 如果按照《内经》的用药方式,那怎样才能“十去其十”呢?这里说明了两点。第一,人生活在世界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很难达到十全十美的状态,特别是现代生活、家庭、工作、环境、社交等等影响特别大,以致亚健康及疾病人群越来越多。第二,要做到“十去其十”,我们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治病的过程也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工作、心理等等。 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乱役药石,同样亦会发生毒副作用。 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人 错误地理解“是药三分毒” 明明已经生病了还撑着不吃药 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要入院治疗 还有一些人病还没好就擅自停药,病情反复 其实不是说一生病就马上用药 中医提及到“一针二灸三用药” 就是说可以通过外治法治疗疾病 但是该用药时,还是需要服用药物 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用药正确,砒霜可以救人 用药失误,人参可以杀人 拓展资料: 是药就有几分的偏性。而这个偏性对证,就不是毒,不对证就是毒(偏性产生的伤害)。 据文献记载,已发现能致死的中草药就达20多种,如有大毒的专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雷公藤,有中等毒性的驱蛔虫中药苦椅子,有毒的息风止痉的中药蜈蚣等。在中草药中有一些药物不仅具有毒性,甚至是剧毒,如:水银、斑蟊、红砒石、白砒石等 有的生药的毒性还是较大的,如生附子、生半夏、马钱子、生草乌、马豆、生南星等。这些药物经过炮制后,虽然毒性可大为减低,但若滥用或药量过大,仍然会发生毒副作用,或出现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在应用时,应严格掌握剂量。据报道,曾经有位“专家”用附子治疗风湿病,因用药量(增加一倍),结果病人呜呼矣哉。 有毒性的中、草药用时虽应注意,但对一些常用的中草药,也仍然要讲究剂量,若药量过大。同样也会导致副作用。如甘草,药性平和,能调和诸药有健胃之功,具有补中益气,泻火解毒,缓和药性,和中缓急之效。但若无故而久服,就能影响脾胃气机,有碍消化功能;黄药子用量过大,可导致肝脏损害和黄疽;木通用量过大,可引起肾脏损伤。 -END- 图片来源 邓佳倪网络 文字来源 和鹏芬 图文排版 张文中 责任编辑 和鹏芬 指导老师 张丛一 一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j/5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1万5纯金手镯到手变灰白,金价又飙升,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