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一证,西医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精神创伤及遗传因素有关。属中医“瘿瘤”、“中消”范畴,多见心悸、多食、消瘦、颈肿、眼突、肢颤、轰热汗出、大便干结等症,病因复杂。

临证之际可见多发于女性及性格内向之人。此类性格之人,遇事不善表达,多暗自反复思量或多生闷气,思虑过度、暗耗心血,心血亏虚、火炎于上,致成本病。

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病则五脏皆可受损。思发于脾成于心,思虑过度不单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肝为刚脏,郁则伤之;心主血、主神明,肝藏血主谋略,二者均与情志活动有关,每相互影响。

心血亏虚,不能摄阳,使火炎于上不能下交肾水,而成心肾不交。故其病位在学,可累及肝、脾、肾;多从气、痰、瘀、虚立论,虚为其本,气、痰、瘀为标;治宜滋阴降火,兼顾行气、化痰、开瘀。

方药浅析

清,陈士铎在中曾云:“心不补则火不能熄”,“心不补则火不能熄、气不能行、痰不能化、瘀不能开。故本病虽虚实夹杂、伤累多脏,但其本在心、其实为虚”。从化痰祛湿、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入手,运用四青汤、三桑丸、固本汤、天王补心丹和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验之于临床,疗效显著。

实补中寓清、补中寓行,不只纯补;虽曰“补心”,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补之不足、损其有余,处方以四青汤、三桑丸、三石汤、加补中益气丸等随症加减治甲亢,疗效显著。

对谓之“熟以收敛津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本病虽见多食、便干之脾火证,但此火非实火,乃母病及子之故也。

加减法:突眼甚者,可酌加枸杞子、夏枯草、决明子等。颈肿者,亦吸收西医研究成果,弃含碘类中药如海藻、昆布等不用,以防短暂的碘抑制作用减退或消失后,反使病情加重、缠绵;可酌用牡蛎、蒺藜、黄药子等。亦可选用针灸、外敷药等方法以发挥协同作用。

病例举例

例1.马某,男,52岁,西安某学校教师。年就诊。心悸、手颤5年余。现证见心悸、轰热、失眠、消瘦、便干。

查:眼球略突出,颈肿大无结节,苔黄、脉数。心律次每分钟。曾查血清游离T3、T4,均高出正常值。

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西医曾给予他巴唑、心得安、维生素类药物口服,效果不显。现已无法正常工作。我用上方加减治疗2月余,症状明显减轻,6个月诸证俱除,复查T3、T4,均以正常。

再以前药改散剂续服半年,并嘱调饮食、畅情志。逐渐恢复工作。

按:本案病已5年,以致实者更实、虚者愈虚。治疗不可求速效,症状消除后,更应以四消丸加浙贝母、炒内金制成散剂冲服、以缓复元气以正其本、断其复发之根。

例2.钱某,女,52岁,西安市人。年4月就诊。自诉患甲亢已十几年。消瘦、乏力,动则气促。刻下见乏力、精神不济。治疗半年余,病情稳定。现已康复。

结语

目前西医对甲亢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甲状腺药物治疗、碘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其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首选,但疗效差、复发率高、副作用大。

碘放射治疗疗效可靠,但可引起恶心、呕吐、放射性甲状腺炎等,且有60%--70%的病人会发生甲减。手术切除有一定创伤性,可能会造成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诱发甲亢危象等。

而近年来国内外少数学者开展的介入栓塞治疗甲亢,由于开展时间不长,在栓塞剂的选择、适应症、栓塞范围及程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适于大范围推广。

综上所述,西医治疗甲亢的手段虽多,但总体疗效不高。而中医药对于甲亢这种多脏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复杂、疗程较长的疾病,有者独特的优势。

其疗效可靠,且价格低廉,中药在所有治疗手段中,尚属最为安全的手法,绿色安全可以长期服用且无副作用。

本人临证多年,治疗本病何止数百,若能坚持服药,并遵医嘱,调饮食、畅情志,绝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无复发。

偶有复发者,按上法治疗仍效。

温馨提示: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或者咨询相关的健康问题,请在下面留言!

新安中医养生馆

弘扬中医文化、传播健康理念

健康从







































老中医专业治白癜风
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aozia.com/hyzgj/3830.html